明清两朝,中国的商业发展进入黄金时期。亳州地处中国南北方和东西部的交汇处,涡河又作为一条承黄入海的水路大动脉,亳州自然成为了当时南北货物的集散地。依靠水运之便,当时的亳州城涡河沿岸形成了繁荣的商业区。那时,在亳州沿涡河有一条顺河街,是个很典型的商业街,很能说明亳州昔日商业的繁华。
顺河街分为东顺河街和西顺河街,西顺河街不是商业区,市场不热闹,因为有一大片平坦的河滩,所以又叫做西河滩。而东顺河街是一条别具风格的长街,它的繁荣兴衰已有八百多年的历史。但是在这条繁华的大街上,既看不到高大建筑,也没有一家像样的铺面。由于当时这条街紧靠着岸边的几个码头,物流人流量很大,来去匆匆装卸货物的如蚂蚁一般,这就带动了饮食业、小商贩的兴起。顺河街在老辈人嘴里称为“二桥口下”,他们说,当时,“卖姜的,卖蒜的,锢漏锅的换线的”,热闹异常。同时,那里又是打把式卖艺的地方,脚底下全是软软的黄沙地,在地上划个圈就能比试。当时,这里说书的、唱大鼓的,说相声的,还有相面的、看手相的、赌博的,五行八作,应有尽有。
就这样,由于客观环境的原因,这条街的商户根本不能建造固定的铺面,只能采取“水涨我走、水落我回”的打游击经营方式。即使是如此,这里仍是商家眼中的风水宝地。
顺河街的繁荣一直持续到汽车和火车出现后,用水运的少了,顺河街也就逐渐地冷清下来。这条繁华的顺河街,在1959年因大水成灾而被淹,从此就销声匿迹。再后来,河的两岸盖满了各种各样的房子,顺河街成为沿岸老百姓的居住区。
老佘说:
2008年,涡河治理城区段工程启动后,这些居民老房子被拆除后,才把昔日的顺河街空了出来。经过近一年的治理,现在的涡河沿岸,美丽的景观带已经雏形初现。附近的居民会经常到这里散步,热闹的顺河街正在逐渐恢复着以往的热闹。但热闹内容不一样了,这里变成了群众各种健身、锻炼、文化娱乐的场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