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玲:盯住产业“谋财路” 精准脱贫焕新颜

凡本报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亳州晚报社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 “来源:亳州晚报或亳州新闻网”,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2020年第45周

本周我得到了一个好消息,就是今年我们村的村集体收入初算可达到50万元,比去年增长了27万元。这两年来,我们盯住产业“谋财路”,让丁固村从典型的“没钱村”变成了现在的“有钱村”,村干部和村民们心里都有了底气。现在是脱贫攻坚的冲刺阶段,我们将继续奋斗,让村民生活底气更足。

李玲(右)在走访贫困户

“全员脱贫”就在眼前

11月16日,经过几天的温暖天气后,气温又降了下来。我一大早就来到孙小楼贫困户李兴云家。“李大姐,你孙女的救助款收到了没有?看咱这里的天冷得多快,她的防寒衣服你准备好了吗?”

“俺孙女电话里讲钱已经打到她卡上了,过冬用的衣服我给她准备了几件,这几天准备给她邮去呢,真的是感谢李书记又操心俺家的事。”李兴云握着我的手说。

65岁的李兴云,早年丧夫,儿子患尿毒症已于十年前去世,现在家中有三口人,儿媳患肢体三级残疾,平时在丁固集上做点小生意。一家人享受着整户低保补贴、残疾人生活补贴、养老保险等多项国家扶贫政策,2016年光荣脱贫。今年,其孙女考上了四川乐山师范大学,我得知后,第一时间查阅政策帮扶,为其孙女申报了“春蕾救助计划”项目,可获得3000元的救助资金,希望这些钱能缓解她在大学期间的生活压力。

2018年,我刚到这个村时,村里有8009人,贫困户352人,其中未脱贫的有30人,贫困发生率为0.37%,现在我们村只有2户6人未脱贫了,贫困发生率也降到了0.07%。经过一系列精准帮扶,这两户未脱贫的贫困户目前也已具备脱贫条件,我们距离胜利越来越近了!

“没钱村”变成“有钱村”

“周所长,咱今年的光伏项目村集体收入什么时候能清算?村委会好阳光公示村集体收入呀,好多村民也等着好消息呢!”11月17日上午,我与镇财政所工作人员通电话询问村集体收入的算账情况。

“2020年度的集体收入眼下没有决算,估计还要一个半月,截至10月底的数据已经算好了,是42.43万元,全年度收入初算可达到50万元吧!”镇财政所工作人员说。

得知这一喜人的“好消息”后,我迅速传递给了正准备进行入户督查工作的村“两委”干部。

盯住产业“谋财路”。当提起村集体收入时,有村干部总结说:“当初是害怕穷,没出路,也不敢闯,真的是越穷越没有底气。现在是财大气粗,越来越有信心了。”

丁固村2014年被列为“贫困村”时,村集体收入不单是为“零”,还有欠款几万元,是典型的“没钱村”。村“两委”和我们选派干部一起检视自身,反思问题,走实精准之路,牢记使命创产业,以申报实施光伏发电为主要项目产业,申请资源开发,盘活资产,参股药企和民营企业,分红收益,享受财政年度支持等,让丁固村开始迈上了富裕之路。村“两委”眼下又“腰缠万贯”搬进了新房办公。

脱贫冲刺再加把劲

在走访贫困户的路上,看着眼前的村庄,它两年前的样子再次浮现在脑海。

2018年4月,我刚选派到丁固村时,看到的村貌是垃圾到处见,生活管理杂乱无章,脚下的路是坑坑洼洼,住的是旧排房,村干部不愿提村集体收入的“头疼事”。

现如今,笔直平坦的水泥路19个自然村“村村通”,整洁绿化的村庄环境“家家美”,当年的几间旧排房已变成占地五亩的二层楼加平房。村里设有功能齐全的服务大厅,新建村民娱乐文化广场,村广播实现了全覆盖,时尚的电商服务点生意火爆。2016年底,我们村光荣摘掉“贫困村”帽子之后,产业“谋财路”的精准脱贫又彻底改变了“没钱村”的旧面貌。

精准扶贫、精准施策、精准脱贫,丁固村的这些变化,是扶贫干部夯打基础,干部群众支持给力,村“两委”埋头苦干又抬头看路的结果。

幸福是奋斗出来的!现在是脱贫攻坚的冲刺阶段,我们会继续努力开辟“致富路”,带领村民奔小康! (李玲/叙述  记者 曾莹莹 李惠惠/整理)

人物小记

李玲,谯城区妇联三级主任科员,2018年4月开始任谯城区大杨镇丁固村党总支第一书记、驻村扶贫工作队队长。2019年被市妇联授予“巾帼建功标兵”荣誉称号,并获得2019年第三季度选派帮扶干部“先锋旗手”称号。2020年,被授予“最美抗疫女性”和亳州市“三八红旗手”称号。

(责任编辑:常艳敏)

文章不错,点个赞再走呗!

转载是一种动力 分享是一种美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