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求同存异”中找到平衡点——专家支招如何化解婆媳矛盾

凡本报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亳州晚报社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 “来源:亳州晚报或亳州新闻网”,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家庭生活琐事多,难免磕磕碰碰,如何化解婆媳之间的矛盾,是处理婆媳关系的关键所在。近日,记者采访了我市一些心理学、家庭关系专家,让他们来为大家支支招。

多些包容避免冲突

“和其他各种关系一样,婆媳关系也需要时间来磨合。”亳州市心理学会会长王继锋说,婆媳刚开始会有一段时间的蜜月期,接着进入磨合期,如果磨合不好,就会长期影响未来双方的关系。

王继锋说,如果婆媳性格都比较温和,磨合期就会相对较短;如果双方有一方强势,磨合起来就会很困难;如果双方都强势,磨合期可能会变得遥遥无期。“婆婆强势,就想要掌控儿媳妇,必然会遭到对方反抗;如果儿媳妇强势,婆婆也会反感。这是一个不断角力的过程。”王继锋说。

如何让婆媳关系平稳度过磨合期呢?王继锋的建议是,多一些包容,尽量避免或者少一些冲突。王继锋说,作为婆婆,应该为儿媳妇的到来感到高兴,自己的儿子有了终身伴侣,以后可以专心经营自己的夫妻关系了。作为儿媳妇,应该把婆婆当至亲来对待,婆婆毕竟是长辈,而且还要相处几十年,对家庭和谐有着重要影响。

对婆媳之间的矛盾,王继锋认为这是“偶然中的必然”。婆婆和儿媳年龄差距大,属于两个时代的人,双方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多有不同,产生矛盾是正常的。不过,这些认识上的差距没有好坏之分,矛盾也不是不可调和的。

“只要在矛盾中找到平衡点,做到‘求同存异’,婆媳关系就会和谐。”王继锋说,处在磨合期的婆婆和儿媳,要有反思的意识和调整的智慧,多站在对方的角度考虑问题,这样能尽快找出平衡点,度过磨合期。

尊重差异互相理解

亳州市婚姻家庭纠纷专职调解员、亳州市中级人民法院金牌调解员王淑娟具有丰富的婆媳关系处理经验。

“虽然婆媳关系很难相处,不过通过观察我发现,近年来婆媳矛盾是逐渐缓和的,这是社会经济的发展、人口综合素质的提高以及法治观念不断深入人心的共同结果。”王淑娟说。

怎么才能做到婆媳和睦呢?王淑娟给出的关键词是理解、尊重、爱、包容、换位思考。

婆婆与儿媳可能在很多事情上看法不一致,如饮食观念,婆婆可能倾向于在家做饭吃,儿媳可能更喜欢点外卖、去饭店吃。如果因为这事发生矛盾,婆婆会认为儿媳不会过日子,浪费钱,而儿媳则会认为婆婆管得宽,连吃饭都要管,没有了个人自由。“实际情况可能是,儿媳不会做饭,或者觉得婆婆做的不合自己胃口。这时,婆婆就要理解儿媳的做法,还要抽出时间帮助儿媳提高厨艺。而儿媳也要理解婆婆的想法,勤俭节约是好习惯,有些钱确实没必要花。”王淑娟说。

“俗话说,没有不懂事的婆婆,只有不懂事的媳妇,儿媳要懂得尊重和孝顺婆婆;同时,婆婆也不能倚老卖老,要学会放下姿态,把儿媳当自己的女儿来待,很多矛盾就会迎刃而解了。”王淑娟表示。

丈夫要当好“双面胶”

有些婆婆爱唠叨怎么办呢?王继锋说,这是生活中常见的现象,如果儿媳处置不好,会影响婆媳关系。建议儿媳不要自己去说,可以让丈夫去跟婆婆沟通,毕竟他们是母子,沟通起来更方便,即使话说重了,也不会因此伤了和气。

在王继锋看来,丈夫能够发挥的作用不止于此。丈夫就像是“双面胶”,是联系婆媳之间的纽带。在处理婆媳矛盾时,丈夫应坚持对事不对人,不能因为母子感情而偏袒母亲,也不能为了讨好媳妇,偏向媳妇,要根据事情本身的曲直做出判断,做到以理服人。“不过,家庭琐事有时难以分出对错,丈夫应该妥善处理,照顾母亲和媳妇的感受,私下多做思想工作,两边游说,争取以和为贵。”王继锋表示。

与王继锋看法一致,王淑娟也认为,好的婆媳关系离不开丈夫的积极主动作为。

“婆媳出现矛盾,双方都希望儿子(丈夫)能站在自己这边,支持自己。手心手背都是肉,该如何做选择呢?这就非常考验儿子(丈夫)的处世技巧,要想方设法变左右为难为左右逢源。”王淑娟说。

王淑娟建议,如果是小纠纷,丈夫可以充当中间人,当面说开,做到问题不隔夜;如果是大矛盾或者一时难以处理的问题,丈夫可以冷处理,私下做双方的思想工作,既要安抚好双方的情绪,又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在给足双方面子的同时,让她们意识到各自的错误,最终化干戈为玉帛。


(责任编辑:常艳敏)

文章不错,点个赞再走呗!

转载是一种动力 分享是一种美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