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数英科目:注重回归课本 强化专项提升

“备战2025高考·名师指导”系列报道之一
凡本报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亳州晚报社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 “来源:亳州晚报或亳州新闻网”,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高考冲刺的号角已然吹响,距离2025年高考已不足一个月。为助力考生高效备考,本报推出“备战2025高考·名师指导”系列报道,邀请各学科名师,聚焦复习策略、应试技巧与心态调整,为考生点亮冲刺路上的明灯。

距离高考最后一个月,语数英作为主科目,学生们该如何备考?本报邀请了亳州一中的语文、数学、英语科目的高三备课组组长为考生们支招。

语文:梳理考点,关注新题型

“距离高考最后一个月,第一,要调整心态、稳定心情。第二,要‘回归课本’,重新梳理高考考点,构建知识网络。”亳州一中高三备课组组长司萍说,因为一轮复习的内容,到这个时候,有些同学可能已经记忆模糊,甚至忘记了,所以要把高考的考点重新再梳理一遍,注意常考的知识点。

此外,要注意这些常考的知识点会不会有陌生化的考题,比如去年的考题里就考了一个借喻的修辞手法,它虽然不难,但是失分率很高。因为学生在最简单的知识上会掉以轻心,在陌生化的考,贴上又感到很紧张。

第三,要梳理答题模式,做到规范答题。“我们学校会邀请近两年参加高考阅卷的老师来介绍各题目阅卷的规则和经验,我们会把这些规则和经验整理成册印发给学生。”司萍说,老师重点讲解后,会尝试让学生当一次阅卷老师,总结自己的阅卷心得。

第四,要关注新题型。因为高考出题的原则是“守正创新”,新是亮点,但“新”并不意味着一定难,新是新在题型上,并不是新在知识点上。所有高考的知识点都是学过的知识,学生只要认真审题,一定能找到答题思路和方向。

作文是语文的半壁江山,最后阶段,老师和学生要一起发力,根据社会热点和国际方向,推测会考哪些热点,锤炼学生的思想深度。老师可以找一些有思辨性的作文题目来让学生练习,帮助他们打磨作文。

最后阶段还需注重总结,避免只练不总结,否则难以提升。

数学:回归课本,做好专项训练

在最后的复习阶段,对于数学学科,亳州一中数学备课组组长程玉重给出了几点建议。

第一,还是要回归课本。“从现在的高考来看,基础最重要,通过最近几年的高考模拟题来看,高考注重通法通解,所以课本的知识尤其重要。”程玉重说,尤其是那些新增加的内容,比如条件概率、全概率公式等,建议大家在这一个月的时间里,把课本通读一遍,尤其是重要的例题、概念。

第二,建议学生对数学进行专题训练。“高考有6个大模块,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哪一块相对薄弱,就对哪一块进行针对性的训练。”程玉重说,建议学生们找一些成卷,按照两个小时左右的时间去进行训练,“平时考试和真正的高考,紧张程度不一样,效率不一样,所以我们可以缩短平时练习的时间,训练自己的做题速度、做题技巧等,合理分配时间。”

第三,高考试题中,有些题目难度较大,建议同学们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重点突破,或者有所取舍。程玉重说,高考数学考题中,概率题、导数题综合性强、得分率低,此外“新概念”题型近两年高频出现,常在解答题中出现,相对较难。对于难度较大的题,建议数学成绩较好的学生,可以针对性地进行突破,搜集最近几个月各省的联考题,进行专门训练。

而对于数学成绩中等的学生来说,比如单选的第8题、多选第11题的CD两个选项、第14题填空题、第19题解答题的最后一个小题,难度都比较大,学生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取舍,因为如果考试时将时间过多地放在这些难题上,可能会影响对其他题目的解答。

英语:双轨训练,深化输出能力

针对英语科目,亳州一中高三英语备课组组长臧义龙提出冲刺策略。

其一,双轨训练提效。将强化训练与专项训练相结合,针对听力、语法、阅读等薄弱环节,通过与教师沟通掌握高效解题技巧。

其二,紧扣考纲固本。“备考应紧扣课程标准、夯实基础。课程标准是复习方向的‘指南针’,基础知识则是应考的根本。”臧义龙说,学生们要以课程标准为方向标,系统梳理核心语法、高频词汇等基础知识。

其三,规避非智力失分。新高考下作文占比提升,需强化答题规范性与卷面书写的规范,避免因格式、字迹等细节丢分。

其四,深化输出能力。以高考真题为核心,在刷题中总结命题规律,并尝试从“做题、听题”向“讲题”转变,将解题思路讲解给同学,通过输出倒逼知识内化,提升综合解题能力。

(记者 曾莹莹 李锦文)

(责任编辑:李惠惠)

文章不错,点个赞再走呗!

转载是一种动力 分享是一种美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