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绿色建筑是贯彻落实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举措,是绿色发展的重要体现。近年来,安徽省亳州市按照省政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关于建筑节能与科技工作的总体部署,牢牢把握绿色建筑发展的主基调,在城市建设中,以绿色发展为抓手,主动作为,全面推动建筑节能、环保建筑、装配式建筑有序发展。
■ “四大坚持”推动建筑“绿意盎然”
坚持政策导向。根据《安徽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安徽省绿色建筑行动实施方案的通知》要求,亳州市迅速行动,先后出台了《亳州市大力推行装配式建筑实施方案》《关于加快推进亳州市绿色建筑行动的实施方案》《关于推进工程建设管理改革促进建筑业持续健康发展的实施意见》一系列政策措施,明确了责任单位、工作任务和实施范围。同时,市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门联合自然资源和规划、财政等部门制定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建筑节能、绿色建筑与装配式建筑工作的通知》,进一步扩大绿色建筑标准执行范围,提高标准要求。这些文件为绿色建筑发展提供了充分的政策依据,有力地推动了绿色建筑在亳州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坚持目标引领。亳州市紧扣《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十三五”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发展规划》明确的绿色建筑、建筑节能目标任务,制定印发了《亳州市建筑节能与科技工作要点和目标管理考核办法》,明确全市竣工绿色建筑占新建民用建筑比重达到45%等年度目标任务,并将其纳入到市政府对各县区政府年度目标管理考核体系、能源消费总量与强度双控考核评价体系中进行考核评价。按照“以月保季、以季保年”的工作推进模式,实施月度信息报送和季度质量工作通报调度机制,确保各县区能够按照时间节点完成工作任务。
坚持源头把控。为保证绿色建筑推行效果,政府部门主动作为,提前介入,从源头上严格把控,有力地促进了全市绿色建筑的发展。严把项目会审关,按照提前谋划、制定目标、积极落实、稳步推进的工作思路和部署,在市规划部门组织召开业务会审会议时,对会审项目严格把关,确保在规划设计时,绿色建筑设计等指标满足相关要求。严把图审关,自2017年起,亳州市保障性住房和政府投资的公共建筑已全部执行了绿色建筑标准;从2018年起,全市城镇新建民用建筑全面按绿色建筑标准设计建造,民用建筑无绿建设计的施工图一律不得通过图审。严把过程监管关,加强工程施工过程建筑节能和绿色建筑执法监督检查,对列入绿色建筑重点实施范围的建筑工程项目,未按绿色建筑标准进行规划、设计,未通过绿色建筑审查备案的,一律不予核发施工许可证,对于不符合绿色建筑验收要求的,不予竣工验收备案。
坚持试点示范。为破解装配式建筑发展认知程度低、企业积极性差、项目推进难等制约因素和困难,亳州市以省级试点示范项目为载体,积极组织装配式建筑省级示范项目、绿色建筑省级示范项目申报评选,以试点示范为引领带动社会主体开展装配式建筑建设的积极性,推动推动绿色建筑、建筑节能相关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新模式示范推广。2018年申报获批的省级建筑节能示范项目亳州富丽华君悦酒店示范面积2.95万平方米、省级装配式建筑示范项目蒙城县森林公园东区工程示范面积23.3万平方米,均已完成专项资金项目验收评估工作。2019年申报获批的示范面积10.2万平方米的省级装配式建筑示范项目涡阳鸿路橘子洲项目,主体结构基本完成。
■ 绿色建筑发展改进空间很大
通过加强政策措施的制定与实施、推进试点项目的建设等一系列举措,亳州市全力推进绿色建筑发展。截至2019年8月底,亳州市完成绿色建筑面积356.21万平方米,装配式建筑竣工面积102.3万平方米,正在建设的装配式建筑面积130.2万平方米;新建建筑节能设计、施工标准执行率均达到了100%;新建绿色建筑占新建民用建筑开工面积比例达到100%。虽然亳州市在发展绿色建筑方面取得了一系列成就,但改进空间犹存。
节能强制性标准执行不到位。施工图设计规范性与精细度不够;随意变更节能设计,偷工减料,降低产品质量的现象时有发生;工程节点、细部构造、热桥等部位节能施工不规范,处理不到位。
绿色建设能力依然不足。管理力量不足,在装配式建筑、现有建筑节能改造、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等方面缺乏专业管理人员,工作推进较慢。技术保障不足,政府激励措施相对滞后,新技术、新产品的推广应用力度不够。
建筑从业人员水平不高。绿色建筑作为新概念,从事建筑设计、咨询、图审、施工、监理、检测的工程技术人员相对缺乏经验,与绿色建筑快速发展的现状不相适应,应进一步加大技术培训力度,提高从业水平。
■ 系列举措助建筑业发展转型升级
针对问题,亳州市精准施策,持续克服绿色建筑发展道路上的阻碍,全力推进绿色建筑发展,助推建筑业转型升级。
全面执行绿色建筑标准。进一步压实建设、设计、施工、监理单位等各方责任,通过施工图图审、节能材料产品备案、建设工程施工过程抽查、节能专项验收,形成有效的闭合管理制度。严把建筑节能、绿色建筑与装配式建筑工程施工阶段中的细部施工工艺和质量关,严格按标准进行监督管控,确保建筑工程质量符合相关要求,对达不到建筑节能标准和绿色建筑设计要求的,责令整改,情节严重的,依据相关法律法规,严肃查处。
深入推进装配式建筑发展。继续深入推进装配式建筑城市示范、项目示范、产业示范,推动装配式建筑规模化发展,培育集聚产业群,壮大专业的产业技术、工人队伍。推动装配式建筑在绿色农房、绿色街区建设中的应用。
大力推广可再生能源建筑规模化应用。按照《亳州市关于进一步加强建筑节能、绿色建筑与装配式建筑工作的通知》要求,严格执行新建居住建筑和新建大型公共建筑应用一种以上可再生能源的有关规定,大力推进浅层地热和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的规模化应用。
加大培训工作力度。加大对建设、设计、图审、施工、监理等方面人员的技术培训力度,特别是加强对建筑节能、绿色建筑与装配式建筑工程的培训工作,提高从业人员建筑节能与科技工作意识,将建筑节能与科技工作要求落实到工程建设的各个环节。(亳州市副市长 钟治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