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紧急播出!超标10倍!涉及安徽!已大量流入市场,很多人买了!

凡本报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亳州晚报社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 “来源:亳州晚报或亳州新闻网”,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坚果是不少人都爱吃的零食

但你要当心了

一些劣质坚果生产现场曝光

地下作坊生产

霉菌超标十倍

流入市场的已有300多万袋



姚先生就买到了这样的坚果

还牵出了

涉案价值1000余万元的大案!


低价购买的品牌坚果口感不对


厂家鉴定是假冒产品去年年底,家住浙江海盐的姚先生,在网上以126元的价格购买了2盒国内网红品牌的坚果,比他以前在线下超市购买的同款坚果要便宜一半。原以为是捡了个大便宜,没想到味道和口感却不太对劲。姚先生怀疑自己买到了假货,于是选择报警。



海盐县公安局巡特警大队受案后,立即将样品送去这家坚果的生产厂家,经过厂家鉴定,商品确实是假冒产品。


浙江省海盐县公安局巡特警大队民警 祁小兵:


立案之后,我们对店铺进行初期侦查,发现是安徽的一名当事人注册的公司。我们分析了公司的资金流水,2019年一整年,流水已经超过50万元。


警方发现,这家销售假货的网店店主为郜某,位于安徽濉溪县。而他的上家疑似为位于湖南省涟源市的生产厂家。



制假窝点环境恶劣 烘烤机锈迹斑斑


今年6月初,在疫情平稳后,海盐警方立即赶往安徽和湖南,对案件展开进一步侦查。由于嫌疑人反侦察意识较强,选择的生产窝点极为隐蔽,经过近半个月的蹲守与侦查,警方才最终摸清犯罪团伙的组织脉络。6月21日,海盐警方在安徽、湖南两地同时展开收网行动,抓获犯罪嫌疑人6名,捣毁生产窝点1处、存储窝点3个。


△抓捕现场


据了解,“假坚果”的生产窝点位于山脚下的4层毛坯房里,现场堆满了各种成品、半成品、原材料和各种包装袋等。入口处还有一台锈迹斑斑的烘烤机,放满了腰果和扁桃仁。整个房间十分闷热,生产环境极其恶劣。


浙江省海盐县公安局巡特警大队民警 祁小兵:


用最形象的三个字形容就是“脏乱差”,完全不像一个标准的生产线,垃圾、拖鞋、衣服都是满地扔的,杂乱无章,卫生条件特别差。



犯罪嫌疑人自己购买原材料、生产加工,不仅在微信朋友圈售卖,还在多个购物平台开起了网店,并在全国发展了20余个代理,形成了网上接单、厂家直发的销售模式。



根据发货订单计算,犯罪嫌疑人以50元左右的价格,先后销售坚果共计10万余箱,300多万袋。


浙江省海盐县公安局巡特警大队副大队长 王鑫刚:


现场查扣了坚果产品1000多箱,用于生产的各类原材料2吨多,以及生产的各类设备,总共有10余套,经过初步计算,总案值达到了1000多万元。



假冒品牌坚果霉菌超标十倍


警方表示,由于假冒产品主要通过人工操作,现场环境比较差,没有除菌设备。通过进行相关指标的检测发现,霉菌数量比正规的产品超标了10倍多。



三招教你辨别真假品牌坚果对比警方查获的假冒产品和从正规渠道购买的正品,可以直观地发现几处不同。


  • 外包装上来看,正品的印刷字体图案更为清晰,就连每一个小包装上也是如此;


    假冒商品的包装袋印刷粗糙,字体带有重影。假冒产品的生产日期是直接印刷出来的,不是由喷码设备喷上去的。



  • 包装袋的封口不同。正品包装封口整齐划一,但是假冒产品的封口凹凸不平,边线都没对齐。



  • 重量上来看,假冒产品严重缺斤少两。尽管外包装上都显示净含量25克,但假产品称出来是19.6克,重量明显低于标称的25克。而正品称出来是28.19克,高于标称的净含量。


在此提醒各位
选购相关产品时
务必选择正规品牌的正规渠道
如果发现异常及时反馈
共同监督食品安全!

(来源:央视新闻  编发:亳州头条)

(责任编辑:奚婷)

文章不错,点个赞再走呗!

转载是一种动力 分享是一种美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