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致敬不回家的“守护者”
除夕夜,当千家万户围坐在餐桌前,吃着喜庆团圆的年夜饭,享受一年中最温馨、最美好时光的时候,在我们身边,还有很多人只能在岗位上吃顿简单的年夜饭。他们,是家庭年夜饭的“缺席者”,却是市民年夜饭的“守护者”。
“缺一个人的团圆”换来了千家万户的团圆。亳州晚报推出“新春走基层·岗位上的年夜饭”春节融媒体特别报道,大年三十晚上,本报多路记者用笔触和镜头,记录他们匆忙而又暖意融融的年夜饭,向春节期间依然坚守在岗位上的每一位工作者致敬。我们看到,在医院,医护人员轮班工作,确保患者的日常诊疗需求得到满足;在派出所,民警24小时在岗守护平安;在交通运输系统,工作人员各司其职,让春运井然有序;在道路两旁,环卫工人早出晚归,用辛勤劳动换来城市的干净整洁……各行各业坚守岗位的人们,奉献在基层一线,守护着万家灯火。
春回大地万象新。在新的一年里,让我们一起怀着对未来的美好向往,秉持着奋斗者的精神,迎接一个更加美好的春天!
派出所民警:这顿年夜饭他们轮流吃
希夷派出所民警辅警们在派出所共度除夕。
“出警结束就回来吃饭吧,年夜饭快准备好了!”1月21日,大年三十晚上6点30分,市公安局高新区分局希夷派出所所长李晓明拨通了每一名在外出警的民警电话。
所里的厨师回家过年了,年夜饭,值班民警辅警们自己准备。厨房里,大家洗菜、切菜、炒菜,忙得不亦乐乎。饭做好了,饮料、水果也摆上了桌。“厨师提前给我们做好了‘合碗肉’,我们又加了几道家常菜。”李晓明说。
6点50分,民警孙林带着两名辅警出警回来了,“今天真丰盛啊!”他搓着手走到餐桌旁,笑着说。然而话音未落,对讲机又响了,接110指挥中心指令,称辖区一小区两居民因租房问题发生纠纷。“你们先吃,我们走了!”孙林喊上两名辅警快速向警车跑去。
“每年年夜饭,我们都是轮着吃,习惯了!”孙林说。孙林家在利辛县,从警15年,他很少能跟家人一起过除夕。“对于派出所民警辅警来说,春节假期和普通工作日没什么区别。”孙林说,今年疫情防控措施调整后,很多人返乡过年,春节一下就变得热闹起来,同时民警辅警的工作量也增加了,“春节期间喝酒打架的、经济纠纷的警情比较多”。
经过孙林现场苦口婆心的调解,这场租房纠纷得到解决,双方握手言和。返回所里时,已经七点半了,同事们为他们和其他几名出警民警辅警专门留了一桌饭菜。
在市区,希夷派出所不是管辖区域最大的派出所,但却是警情最多、民警辅警最多的一个派出所。“我们派出所有民警18名、辅警79名,每天接处警平均60多起。元旦那天我们接处警95起,相当于一些派出所平时一个月的接警量。”李晓明说,春节期间,辖区风险隐患排查、治安巡逻防控等工作任务更重,所以工作量也比平时更大。
希夷派出所内的民警有一半以上家在外地或三县,他们一年也回不了家几次,所以在保证派出所正常值班备勤的情况下,所里会安排外地民警回家过年,但依然有一些外地民警需要留下来值班。今年除夕夜,希夷派出所有10名民警、40名辅警值班,其中就包括家在利辛县的副所长王岩和家在蚌埠市怀远县的民警陈小龙。
这已经是王岩在所里度过的第7个除夕了,也是陈小龙在这里过的第4个除夕。陈小龙从警5年,因还未成家,他主动将回家过年的机会留给了其他的家在外地同事。“我什么时候回家,我爸妈就什么时候过年。”陈小龙说着瞅了瞅在厨房忙活的女同事,那是他的女朋友,他今年回家要给父母一个“惊喜”。
“群众过节,我们过关。每逢春节,平安就是每个民警心里最大的事。”李晓明说,对民警而言,只要辖区平安,在哪里都是过年。(记者 曾莹莹 文/图)
急诊医生:匆匆几分钟结束年夜饭
医护人员正在吃年夜饭。
“我吃好了,你们继续吃,我去换巫医生的班,让他进来吃点饺子。”1月21日除夕夜,市人民医院急诊内科医生张凤磊用5分钟时间吃完了年夜饭,洗了手后便回到了工作岗位,而其余的医生和护士也都是用几分钟时间草草结束了这顿“年夜饭”。
“每年春节我们都很忙,经常忘了节日,今年我们很多同事从家里拿了一些吃的,大家凑在一起,也算过个节了。”张凤磊边往嘴里塞饺子边说,“这是我同事闫威威的父母送来的饺子,送了八份,还有一些腊肠和菜,大家在一起吃点也挺开心的。”
张凤磊从下午5点开始上班,晚上11点才能下班,等把工作交接后回到家中可能已经12点了,张凤磊告诉记者,即便已经值了个小夜班,但是他初一早上还得查房,晚上继续值大夜班。
“还想不想吐了?”“还是有点。”“你这可能是心衰所致胃肠淤血,所以想吐。心率是比刚才降了一点,等你再稳定一点再转到病房。”张凤磊吃完饭就来观察下午同事交接给自己的病人,“这位患者是房颤,心率长期在140至160之间,时间长容易心衰,并且长期服用阿司匹林等多种药物,容易导致消化道出血、肝肾功能不全,以及脑出血等症状。”
“急诊科是医院里急危重症最集中、病种最多、抢救和管理任务最重的科室,加上最近过年,所以比较忙。”张凤磊说,急诊科医生没有节假日的概念,别人过节,他们全力守护。
张凤磊告诉记者,前段时间因为疫情原因患者比较多,等到疫情高峰期过后,比较多的是重病号,例如老年人心脏衰竭、呼吸衰竭,很多人是夜间犯病。还有一种是其他因素导致的,比如夜间醉酒,喝酒之后引起的昏迷,或者脑血管疾病、胃出血,尤其是过年期间,喝酒的比较多,容易引发一些疾病。
张凤磊工作的顺利离不开家人的支持,知道张凤磊平时在医院较忙,家里琐碎的事情几乎不用他操心,例如下午5点上班,张凤磊的父母就会在4点多将饭菜做好,让他稍微垫一垫再去上班,下班回到家后,父母也会将饭菜一直保温好,让他回家的时候能吃到热乎的饭菜。
“我的父母和妻子给予了我最大的支持,我想不只是我的家庭这样,在医院上班的每一个医生护士,他们背后都有一个全力支持自己的家庭。”张凤磊说。(记者 吴宛谕 文/图)
消防队员:自助年夜饭吃完就出战
消防员的自助年夜饭。
“开饭了,开饭了,大家抓紧时间吃饭,吃完饭就回到岗位上去。”1月21日下午5点50分,谯城区文帝路消防救援站副站长刘泽招呼着站里的消防员抓紧时间去食堂里吃年夜饭。
“来了!来了!”消防队员们一边应答着一边来到食堂,拿起各自的餐具盛起了自己爱吃的菜,然后几个人围在一起边吃边聊。
虽然正值除夕,但他们的年夜饭却并没有想象中的那样丰盛,不过只是红烧鱼块、蘑菇炒肉、清炒时蔬、稀饭这样的家常菜。
“年夜饭对于我们来说,其实也就是一顿普通的晚饭。除夕晚上我们也时刻在战备状态,因此吃得比较简单,就和平时晚餐差不多,炊事员简单准备了几样菜。”据刘泽介绍,文帝路消防站的接警范围涵盖了市区及龙扬镇、沙土镇等9个乡镇,由于春节期间各类庆祝活动增多,火灾防控及灭火救援形势也变得愈发严峻,所以工作量也比平时更大,因此消防员的年夜饭也变得匆忙而简单。
即便是这样一顿简单的年夜饭,消防队里也依然有人没赶上和大家一起吃。当队员们围在一起吃饭时,接警员温帅则默默值守在接警电脑旁。26岁的温帅是河南信阳人,2015年来到文帝路消防救援站工作,连续8年,每年他都和电话、耳麦、电脑一起“跨年”。
“大年三十必出警,这是每位老消防员的经验之谈,因此接警的位置一刻都不能离人,我的反应速度快一秒,群众的安全就多一分,财产损失就少一些。”除夕当天,从早上7点开始,温帅就一直在岗位上忙碌,接收到8起火灾、2起抢险救援、1起公务执勤,总计11起任务。
除了温帅,站里其他消防员也一样放弃了回家团圆。他们坚守在岗位上进行24小时执勤备战,随时准备应对春节期间可能发生的灭火抢险救援任务,为节日消防安全保驾护航。“我们不怕辛苦,只希望火灾少一点,平安多一点。”刘泽说,选择了这身“火焰蓝”,就是选择了责任与付出。一家不圆万家圆,只有户户团圆,他们才能心安。
“丁零零……”18点43分,文帝路消防救援站的警铃声骤起,刚刚吃完年夜饭的消防员们迅速冲出休息室,快速换上战斗服登上消防车,紧急驶向事发地点。(记者 丁圆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