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间警务”护航麦收

凡本报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亳州晚报社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 “来源:亳州晚报或亳州新闻网”,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亳州新闻网讯  5月29日,天边刚泛起鱼肚白,涡阳县天静宫街道席楼村的麦田里已响起收割机的轰鸣。这是皖北麦收季最常见的清晨。

在村里连片麦田旁,村民罗某与马某因收麦子起了争执。原来,两家麦地相邻,马某用收割机收割时看不清地界,不慎割到了罗某的麦子。

“大家都是乡里乡亲,各让一步,这麦子才能收得顺心!”驻村辅警钮学贵劝说道。他邀请了村干部和乡贤,从法律条文、乡规村约、邻里情谊等多层面展开调解劝说,并重新丈量两家土地权属,栽下新的醒目界石。最终,马某同意赔偿罗某的麦子损失,双方各退一步,达成和解。

涡阳县387名驻村辅警扎根田埂,依托“网格化管理+主动排查+调解前置”的创新模式,将警务站延伸到田间地头,第一时间化解因收割顺序、地块边界等引发的涉农纠纷,让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

麦田里,由农村交警中队、乡镇派出所民警辅警组成的“麦田巡逻队”骑着警用电动车穿梭其中,蓝色的警灯在麦浪间闪烁。他们手持警务通、佩戴“4G”执法记录仪,一边巡逻,一边留意着田间的情况。

在谯城区五马镇五马村,来自外省的农机手王师傅感慨:“从下高速到进麦田,交警全程护航,服务太周到了!”

谯城交警部门还为农机运输开辟了“绿色通道”,实行优先查验、优先放行、优先处置突发情况的“三优先”措施,确保农业机械高效转运。

近日,利辛县胡集镇村民张某用于运输小麦的农用三轮车被盗。农用车辆是农户抢收的重要工具,利辛县公安局胡集派出所会同刑侦部门日夜开展工作,两日内跨市追赃并将嫌疑人抓获。

针对夏收期间跨区作业人员多、流动大的特点,全市公安机关将警务工作前移至农业生产一线,组织警力加强对麦田、晒场、粮库等重点区域的巡逻防控,严打涉农违法犯罪,对盗窃农资、农机具等案件“快侦快办”,最大限度保障农户财产安全,并利用农机手和农户休息间隙开展田间地头安全防范宣传,结合麦收季高发的农机盗窃、火灾事故、交通安全知识等案例以案释法,让安全宣传覆盖每一片麦田。

夜幕降临,涡阳县天静宫街道的麦田里,收割机仍在连夜抢收,驻村辅警打着手电筒,沿着田埂来回巡查,晃动的光束穿透夜色,在起伏的麦浪间划出一道光影,守护着这片土地最深沉的丰收梦。


(责任编辑:常艳敏)

文章不错,点个赞再走呗!

转载是一种动力 分享是一种美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