亳州新闻网讯 如何推动现代中医药及大健康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国际化发展?7月9日下午,科技创新赋能安徽省亳州市现代中医药及大健康产业提质升级座谈会在北京举行。座谈会上,来自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华中医药学会等高校以及学术团体的专家教授,围绕主题纷纷建言,为亳州市中医药产业发展支招。
中华中医药学会秘书长李宗友表示,亳州是我国四大药都之一,近年来取得的成就令人瞩目,在中国中医药发展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科技创新是中医药创新发展的核心动力,亳州要传承精华,守正创新,以科技创新助推中医药产业发展提质升级。
“亳州中医药发展速度很快,近几年取得了很好的成绩。”北京大学中医药现代研究中心主任屠鹏飞说,亳州要充分利用资源优势,牢固树立品牌意识,进一步提高产品质量和科技含量,引导企业研发出更多独家特色产品,不断提升市场竞争力和美誉度。
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资源中心主任郭兰萍表示,亳州要在特色产业上下功夫,做大做强中药生态农业,瞄准优势领域做深做透大健康产业。还要在品牌建设上下功夫,加快进行产业链整合,形成区域集群品牌。
“人工智能技术对于挖掘传统医学潜力、经典名方、文献资源等都很有优势,要引导培育企业从这些方面发力,不断开发新药,打造‘爆款产品’。”清华大学北京市中医药交叉研究所副所长张鹏建议,要充分运用人工智能技术,建立完善中药质量标准体系,促进中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
此次座谈会,各位专家深刻剖析了我市中医药及大健康产业发展面临的挑战与短板,指明了未来科技赋能、创新驱动的前进方向,提出了许多极具建设性、前瞻性和可操作性的建议,为我市破解发展难题、厚植发展优势、激发产业活力,推动现代中医药及大健康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国际化发展注入了强大智力动能。(记者 汝平 通讯员 郭学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