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实现劳动维权一站式办事,让群众维权更高效?今年以来,围绕这个课题,市人社局大胆创新,开拓思维,通过创新实施高效办成“劳动维权一件事”,筑牢劳动者维权的堤坝,助力劳动争议投诉举报线索总量、增幅“双下降”。
工人展示“满薪满益”平台的投诉举报页面。
维权“码”上可办
“如果遇到了问题,打开手机上的这个亳州满薪满益小程序,再点下‘投诉举报’进入e站维权,填下相关信息就能轻松维权了。”日前,在市区一施工项目现场,水电班组师傅刘威一边说着,一边打开微信小程序说,以前维权跑断腿,现在维权手指点一点就行了。
根据年初市政府关于“四重一创”工作部署,市人社局将高效办成“劳动维权一件事”纳入人社领域创新事项清单。今年起,我市依托“满薪满益”服务平台进行“劳动维权一件事”改革。
随后,人社部门全面启动平台“e站维权”模块功能开发工作,包括线索融合中心、线索转办中心、线索分析中心。截至5月底,系统功能开发、测试基本完成,并完成市县两级操作培训。6月起,进入试运行阶段。
“我在平台上点击投诉超市拖欠工资后,很快就有人社部门介入处理,现在问题已经解决。”利辛县居民汪某某说。
处置效率提升
市人社局有关负责人介绍,“满薪满益”服务平台“e站维权”板块整合归集了各类投诉举报维权渠道,受理范围由欠薪维权(包括农民工、企业职工、新业态劳动者)扩展至使用童工和违法使用未成年工类维权、女职工特殊劳动保护类维权、休息假期加班类维权、订立劳动合同类维权、解除劳动合同类维权、确认劳动关系类维权、工伤待遇追偿类维权、社会保险类维权等9类劳动维权事项,群众可通过小程序实现指尖一键维权。
平台专门设置了智能转办分流模式,开设市县两级行业主管部门及人社内设机构接收账号128个,维权线索自动分发给对应属地或行业主管部门、人社内设机构。拓展AI场景应用,对相关渠道系统通过RPA机器人获取维权申请数据并自动转办;依托OCR识别技术,自动识别纸质申请单上的维权申请信息。人社部门还在市劳动维权中心设立了高效办成“劳动维权一件事”综合窗口,安排工作人员开展专职服务。
监管关口前移
为了聚合调处资源,推进“一站”核处办结。在工程建设领域,平台跨业务跨部门跨层级汇集多家部门(平台)数据,设置42项预警信息,实现了从项目施工准备、进场施工、完工退场全周期农民工工资专户开设、实名登记、用工考勤、按月支付工资等保障制度可视化查询、智能化监管。在非工程建设领域探索建立预警模型,跨部门汇集社保、燃气、供水等反映企业生产经营情况数据,以及欠薪投诉、劳动用工备案等劳动关系运行和企业信用监测动态,建立监测预警模型,分风险等级采取发提示函、约谈、开展实地执法监察等手段,实现欠薪欠保和规模裁员预警在先、处置靠前。
为了最大限度地方便群众,在接收劳动保障维权线索时,平台将自动向投诉人发送短信提醒,及时告知办理部门及联系方式。在反馈回复时,平台可自动向投诉人发送办理结果。据统计,平台建立以来,已接收处置维权投诉50件。(记者 刘景侠 通讯员 韩天宇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