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以法治筑牢营商环境“压舱石”

凡本报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亳州晚报社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 “来源:亳州晚报或亳州新闻网”,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亳州新闻网讯  “多亏了县司法局和律所的涉外团队,在海外经营方面给我们提供法律援助,让我们发展海外业务时更清楚规则,增强了抵御法律风险的能力。”安徽上元集团办公室主任刘兵告诉记者,法律的保驾护航让他们拓展海外市场更有信心。

刘兵介绍,不久前,企业在布局越南、柬埔寨等海外市场时,因缺乏涉外法律知识而举步维艰。蒙城县司法局设立在企业的“法治服务站”联动安徽京奇律师事务所涉外团队,组建专项小组提供涉外法律培训,帮助其开拓海外市场。

上元集团不是个例。今年以来,蒙城县在30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开设“法治服务站”,定期驻企服务,“面对面”解难题。同时常态化开展“法律服务进万企”、法治讲座等活动,帮助企业查短板、化纠纷、护权益,以法治之力促营商环境优化,以法治之举护企业健康发展。

从县域“点对点”帮扶到全市“系统性”保障,我市以精准、专业、规范的法治举措,持续织密法治服务“专业网”,为企业破解难题、筑牢防线,让法治成为营商环境最鲜明标识。

近日,在亳州市娜年花开花茶有限公司,市律师协会法律顾问专业委员会主任黄伟核查了企业主体资格等要素,填写“法治体检表”,聚焦花茶包装商标合规性等行业风险,提供专业指导。

“法律顾问为我们提供了完善的方案和示范文本,这不仅有效降低了企业经营风险,更显著提升了企业内部有效管理效率。”亳州市娜年花开花茶有限公司总经理白冬说。

我市推出的“法治体检”服务,针对不同行业精准施策。今年上半年,全市已完成56次“法治体检”进企业活动,每月持续深入企业提供“法治诊疗”。在有效解决企业合同漏洞、知识产权保护等“老大难”问题同时,更是在应对职业打假人投诉等突发情况时提供支撑,推动企业从“被动应对”转向“主动防范”。

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以来,市司法局聚焦全面依法治市,实施打造一流法治化营商环境十大行动,细化任务举措,明确目标责任,以专项行动带动营商环境整体提升。针对“乱收费、乱罚款、乱检查”这类企业反映突出的问题,我市创新开通亳州市涉企行政执法突出问题投诉平台“码上查”,实现投诉全程可追踪。同时全面推行涉企行政执法案件经济影响评估、涉企行政执法“三书同达”、轻微违法行为“免罚清单”制度,规范行政执法行为,切实减轻企业负担。在政策兑现和政府履约这一“关键环节”,建立存量问题台账,明确法律责任清单和兑现履约清单,今年已化解92个存量问题,为企业兑现资金1982.8万元,以“政府公信力”筑牢企业发展信心。

“下一步,市司法局将从健全优化营商环境制度体系、规范行政裁量权行使、加强政府违约失信整治、深入推进经营主体合规建设等方面入手,以更大力度推进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为全市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法治保障。”市司法局副局长王志军表示。(记者 张珍)

(责任编辑:常艳敏)

文章不错,点个赞再走呗!

转载是一种动力 分享是一种美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