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县(区)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本行政区域内住宅电梯安全管理工作的领导;建设单位、使用单位要各负其责;住宅电梯乘用人应当遵守电梯安全使用规定……近日,《亳州市住宅电梯安全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公布,对电梯的生产和经营、使用管理、维护保养和检验检测、监督管理、法律责任等方面做出了具体规定,将于10月1日起施行。
构建电梯安全管理多元共治格局
电梯与人民群众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电梯安全涉及民生保障,已经成为政府关心、社会关注、群众关切的热点。针对当前新电梯不断加装、老旧电梯进入更新或大修期的现状,《条例》分别根据电梯的生产与经营、使用管理、维护保养和检验检测、监督管理、法律责任等方面,结合实际,做出具体规定,明确相关要求。
“对于电梯的安全问题,即将施行的《条例》规定得特别全面、细致。”在看到《亳州晚报》上公布的《亳州市住宅电梯安全管理条例》后,家住亳州高新区翡翠华庭小区的谢先生深感欣喜,“电瓶车不能进电梯、不能在电梯里吸烟……把我们老百姓担心的、反感的问题都考虑到了。”
《条例》首先从电梯安全管理体制上,构建起政府统一领导、电梯使用单位全面负责、部门监督管理、社会广泛参与的电梯安全管理多元共治格局。《条例》规定,市、县(区)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本行政区域内住宅电梯安全管理工作的领导,督促有关部门依法履行职责,建立工作协调、应急处置、多元共治机制,及时协调解决住宅电梯安全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建立住宅电梯安全管理网格,将住宅电梯应急救援体系纳入政府突发事件应急处置与救援体系。
市场监督管理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住宅电梯安全监督管理工作,会同有关部门运用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建立健全住宅电梯智慧监管平台,加强住宅电梯安全隐患排查及综合整治;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门负责建设工程中住宅电梯机房、井道、底坑等工程质量的监督管理,对设计、建设等单位落实住宅电梯选型配置具体规定的情况进行监督检查;自然资源和规划、应急管理、公安、卫生健康、数据资源、消防救援、教育等部门和单位按照各自职责,做好住宅电梯安全监督管理相关工作。
建设单位、使用单位要各负其责
新安装住宅电梯,建设单位应当履行下列职责:住宅电梯机房、井道、底坑等工程应当符合建筑工程质量要求,机房、井道、底坑不得渗水漏水;四层以上住宅每单元应当至少设置一台电梯,十二层以上住宅每单元应当至少设置二台电梯,并有一台可容纳医用担架的电梯;住宅电梯在交付使用前完成电梯机房、井道、轿厢内移动通信网络信号有效覆盖;已投入使用的住宅电梯,没有配置空气调节器、应急电源或者断电自动平层、运行监测、视频监控等设施、设备的,在重大修理、改造、更新时,电梯使用单位应当配置。
住宅电梯使用单位是电梯使用安全的责任主体,对电梯安全使用负责,住宅电梯未明确使用单位的,不得投入使用。新安装未移交所有权人或者委托其他管理人管理的,项目建设单位为使用单位;委托物业服务企业或者其他管理人管理的,受托方为使用单位;自行管理的,电梯所有权人为使用单位,法律另有规定或者所有权人另有约定的除外。住宅电梯使用单位无法确定的,住宅电梯所在地街道办事处、乡镇人民政府应当协调所有权人及时确定使用单位或者指定使用单位。
住宅电梯使用单位应当依法办理住宅电梯使用登记和按照规定定期提出住宅电梯检验申请、开展电梯自行检测,在电梯轿厢内显著位置张贴安全使用说明、安全注意事项、警示标志、有效的特种设备使用标志、维护保养信息、定期检验标志、应急救援标识等;按照规定设置住宅电梯安全管理机构或者配备安全管理人员,定期组织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和技能培训;建立住宅电梯安全管理制度、安全技术档案,制定事故应急救援专项预案,每半年至少进行一次事故应急演练;对住宅电梯进行经常性维护保养和定期自行检查,并作出记录。
此外,还要按照规定安装摩托车、电动自行车、电动摩托车等进入住宅电梯的阻止装置;设置的商业广告播放的声音、亮度要适宜,不得遮挡电梯安全相关信息、影响电梯使用安全。
乘用人应当遵守安全使用规定
住宅电梯乘用人应当遵守电梯安全使用规定,不得超过额定载重量使用住宅电梯;不得采用扒、撬等非正常手段开启住宅电梯层门、轿厢门,长时间阻挡电梯关门;不得拆除、损坏住宅电梯各类标志标识、电梯部件及其他附属设施;不得使用住宅电梯运载电动自行车、电动摩托车或者其蓄电池、摩托车(轮椅车、小型儿童车除外);不得在住宅电梯轿厢内蹦跳、打闹、吸烟以及实施其他危及住宅电梯安全运行的行为。
住宅电梯维护保养单位应当对其维护保养电梯的安全性能负责,按照法律法规和电梯安全技术规范规定的相关要求制定住宅电梯维护保养方案,实施住宅电梯维护保养,真实填写维护保养记录;进行现场作业时,持证作业人员不得少于一人,并采取必要的安全防护措施;发现住宅电梯存在安全隐患且不能当场排除的,应当及时告知电梯使用单位暂停使用电梯,并提出处理建议;发现严重事故隐患的,及时向市场监督管理部门报告;制定应急救援预案,应急救援电话保持二十四小时实时有效应答,接到电梯困人报告或者调度指令后,应当立即派出维护保养人员赶赴现场实施救援,除不可抗力外,城市建成区抵达时间不得超过三十分钟,其他区域不得超过一小时。
住宅电梯需要修理、改造、更新的,可以按照规定申请使用物业专项维修资金。经业主同意,住宅电梯投放商业广告、地下停车场租赁、公共房屋租赁等公共收益,可以优先用于住宅电梯修理、改造、更新等支出。鼓励投保住宅电梯安全责任保险。支持符合条件的既有住宅加装电梯,既有住宅加装电梯应当遵循政府引导、业主自愿、保障安全的原则,满足建筑结构安全、消防安全等要求,依法办理相关手续。
违反相关规定最高可罚五万元
对于住宅电梯使用单位违反规定的,由市场监督管理部门责令限期改正;逾期未改正的,处二万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罚款。
违反规定的行为包括:未按要求设置安全管理机构或者配备安全管理人员的;未建立安全技术档案或者安全技术档案不符合规定要求的;未对住宅电梯进行经常性维护保养和定期自行检查的;未确保住宅电梯应急救援通道畅通,或者未确保紧急报警装置、通话装置正常使用的。
此外,维护保养单位违反相关规定的,由市场监督管理部门责令改正,处二万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罚款;有违法所得的,没收违法所得。
违反规定的行为有:未按要求进行电梯维护保养和真实记录维护保养情况的;维护保养现场持证作业人员少于一人的;未在规定时间内抵达现场实施救援的;通过更改软件程序、变动硬件设施、设置密码等手段设置技术障碍,影响电梯正常运行或者修理、维护保养的。
“规定虽然很全面细致,但更重要的是把这些规定落实好。”家住谯城区丽阳春都小区的居民宋先生表示,电梯安全管理的各个环节环环相扣,需要各责任部门都切实担负起责任,来共同守护广大居民“上上下下”的方便和安全。(记者 李锦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