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暑期托管班办得真好!孩子有人辅导写作业,还有人带着玩,彻底解决了我们‘看娃难’的大问题。”8月19日,利辛县城关镇文州社区居民孙丽谈起共青团举办的爱心暑托班,赞不绝口。
孙丽夫妇都是上班族,暑假期间最发愁的就是8岁的女儿独自在家。既不安全,又容易沉迷电子产品。“现在每天早上顺路送、晚上按时接,孩子在社区就能上有意义的托管课,还有大学生志愿者陪着学习和游戏,我们踏实多了。”
更让她高兴的是,女儿在暑托班不仅完成了作业,还培养了绘画兴趣,身体素质也明显提高。“我喜欢这里!有老师辅导功课,还有很多小伙伴一起做手工、玩游戏。”小学员王宇彤高兴地说。
文州社区的暑托班,是团市委持续开展爱心托管服务的一个缩影。
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开展以来,团市委针对双职工、留守家庭及新业态就业群体子女的“看护难”“教育难”问题,积极打造“家门口”的爱心暑托班,建立“专业教师+大学生志愿者+非遗代表性传承人/体育教练/红色讲师/心理专家”的复合型师资团队,推出涵盖德智体美劳的多元课程体系,推动暑托服务从“有人看”向“有所学、有所乐、有所获”提质升级。
除了基本看护和作业辅导,还有安全教育、科普实验、非遗体验、劳动实践、心理团辅等多元化课程,让孩子们假期过得充实又精彩;“铭记抗战历史 传承红色基因”红色教育通过网络直播覆盖近千名学生,让他们在跨越时空的故事中感受家国情怀。
爱心暑托班不仅让孩子开心、家长省心,也为大学生志愿者提供了实践平台。“既能运用专业知识设计趣味课程,又能积累教学经验,对我未来职业发展特别有帮助。”来自安徽师范大学的大学生志愿者张涵说。
“我们聚焦为党育人的根本任务,突出红色教育和实践体验,推动托管服务实现从‘看娃’向‘育苗’的转变。”团市委青发维部部长郭彦表示,未来将继续整合资源、优化课程、完善机制,努力解决好青年群体身边的“关键小事”,绘就更有温度和获得感的青春画卷。 (记者 张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