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安时评:用刚性问责守护“大先生”的幸福感

凡本报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亳州晚报社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 “来源:亳州晚报或亳州新闻网”,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近日,根据群众在国务院“互联网+督查”平台上反映的问题线索,国办督查室派员赴贵州省毕节市大方县进行了明察暗访,发现大方县自2015年起即拖欠教师工资补贴,截至2020年8月20日,共计拖欠教师绩效工资、生活补贴、五险一金等费用47961万元,挪用上级拨付的教育专项经费34194万元。据了解,当地已对相关领导作出停职检查、免职等处理。

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教师的工作是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人的工作。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指出,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满腔热情关心教师,让广大教师安心从教、热心从教、舒心从教、静心从教,让广大教师在岗位上有幸福感、事业上有成就感、社会上有荣誉感,让教师成为让人羡慕的职业。反观大方县拖欠教师工资补贴挤占挪用教育经费等问题,严重侵害了师生合法权益,性质严重、影响恶劣,必须以最坚决的态度从严从速从实狠抓整改和查处工作,确保通报指出的问题尽快整改到位,并严肃追责问责。

再穷不能穷教育。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相继出台一系列政策措施,要求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不断提高教师待遇,健全教师工资保障机制,实现教师工资稳步增长。从督查情况看,大方县长期拖欠教师工资补贴,违规挤占挪用教育经费,严重侵害了教师合法权益,影响了教师队伍的稳定。当地政府对教师权益保障如此“漫不经心”,说明上级的决策部署在当地没有“落地”“听响”,当地没有把教师工资发放和权益保障放在“心上”,说明相关的监管机制、约束制度在当地已经“失效”“失灵”,这不仅有损党和政府的公信力,也挫伤了广大教师的幸福感、成就感、荣誉感 。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师做的是传播知识、传播思想、传播真理的工作,是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人的工作。 5年拖欠教师工资近5亿,是对发展大计的“釜底抽薪”。当这个最基本的保障被抽走之后,必然会带来不良连锁反应,而且会波及更多孩子和家庭,对此不能不揪心,也不能不重视。今年9月10日,是我国第36个教师节。对违规行为立即纠正、严肃问责,同时举一反三,对类似问题开展全面全面清查和整顿,依法保障教师权益和待遇,是对广大教师的最好祝福,也是守护“大先生”幸福感的最好方式。

(责任编辑:常艳敏)

文章不错,点个赞再走呗!

转载是一种动力 分享是一种美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