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缕药香,从千年药都出发,漂洋过海,在马来西亚居民的厨房中弥漫,在越南的中药房里氤氲,更在非洲大陆上焕发新生。
这是一场跨越山海的中医药“破圈”之旅。2024年,亳州中药进出口额突破7.7亿元,产品遍布全球五大洲90多个国家和地区。从偶然试水到蹄疾步稳,“亳药出海”正在重新定义“中国药方”的世界印象。
2023 年9月8日,首届中国(亳州)—RCEP 中医药行业合作会议举行。(资料图片) 张延林 摄
90后小伙的“亳药出海之梦”
9月2日,在马来西亚首都吉隆坡的一处公寓楼内,几名客服正回复着电商平台上客户的订单咨询。屏幕上,东南亚客户的咨询不断弹出:“这款陈皮洛神花茶适合熬夜后喝吗?”“中药汤料包需要炖多久?”
而在约1公里外的600平方米海外仓里,货架上整齐陈列着30多种从亳州漂洋过海来的菊花决明子茶、桂圆红枣茶、药食同源中药材汤料包等产品,包装上均印着中、英、马三种语言的说明。
“马来西亚的客户下单后,1到3天就可以收到来自我们亳州的养生产品。”安徽八方健康产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宋烨告诉记者。此时的他不曾想到,五年前因疫情滞留家乡的偶然际遇,竟让他在异国他乡开辟出中医药出海的新航道。
时光倒回至2020年春节,当时还在澳大利亚墨尔本皇家理工大学攻读传媒专业的宋烨,因疫情打乱了返校计划。在滞留家乡之际,他在同学群里看到海外防疫物资告急的消息,“亳州的中药材就是最好的‘健康礼物’啊!”宋烨当即联系同学,并紧急联系亳州本地药厂,将家乡的养生茶、中药包打包发往澳洲。
一个月忙下来,不仅解了朋友的燃眉之急,竟然还赚了人生第一桶金。“那一刻,我突然懂了,原来家乡的药香能飘得更远。”正是这件事,让浸润在药香中长大的宋烨第一次意识到,家乡的中医药宝库蕴藏着巨大商机。
2021年大学毕业后,宋烨怀揣创业梦想回到家乡。然而创业之路并非一帆风顺,最令他难忘的是首次接到一位澳洲客户十万包养生茶的大订单。面对缺乏资质和经验的困境,宋烨一度手足无措。关键时刻,相关部门及时伸出援手,从公司注册到海关备案,全程指导他打通各个环节。当满载亳州药材的集装箱缓缓驶离港口时,宋烨凝望着远去的船影,深切体会到:“家乡永远是创业者最坚实的后盾。”这段经历也让他更加坚信中医药大健康产业是一片广阔的蓝海。后疫情时代,养生理念深入人心,中医药大健康的时代正在到来。
2023年,宋烨将目光投向东南亚市场。他想让“亳州制造”通过电商渠道直接走进东南亚市场。经过周密调研,团队最终将首站定在马来西亚。当宋烨向相关部门领导汇报这一计划时,立即获得了高度重视和全力支持。商务部门迅速帮助对接马来西亚安徽总商会,为企业进军东南亚市场牵线搭桥。从市场考察、海外仓建设到分公司注册、本地物流对接,整个过程畅通无阻。
“从市场调研、海外仓选址到分公司注册,家乡的支持始终温暖相伴。”宋烨与团队采用“本土电商+海外仓”模式,在各大平台开设5家店铺,仅用半年时间就实现销售额突破60万元。企业通过在马来西亚建立专属海外仓,不仅显著降低了运输和物流成本,还大幅提升了发货时效。
“如今,东南亚消费者对中医药的认可度与日俱增,公司每年出口销售额在200万-300万美元,其中仅东南亚就占据了70%。”宋烨表示,下一步,他计划将业务拓展至更多国家,让世界领略亳州中医药的独特魅力。“我们正借助本土电商平台,将亳州的药食同源产品推向更多市场,待模式成熟后,再复制到更多国家和地区。”
我市一药企负责人宋烨(左一)在马来西亚与客户洽谈合作。(受访者供图)
“企二代”让亳州饮片香飘东南亚
9月2日上午,在谓博药业有限公司饮片生产车间,总经理王鹏抓起一把白芍饮片仔细检查色泽和质地,空气中弥漫着中药材特有的清香。“每味药材都有它的语言,我们要做的是让世界听懂这种语言。”作为谓博药业的当家人,这位80后“企二代”用十年时间,将企业年出口额从零做到400万美元,让亳州中药饮片漂洋过海,走进越南、泰国、马来西亚等国家的药房。
2010年,王鹏从英国学成归国,正值父亲在当时的南部新区筹建新厂。怀揣经济学的专业知识,他选择从一线做起。“从种植、采购到生产、检验,每个环节都要懂,才能做好中药出口。”
在英国求学时,班级里十几个国家的同学成了他最初的文化使者。“他们对中国传统文化充满好奇,但提到中医药,很多人想到的却是神秘和陌生。”
2014年参与公司管理后,王鹏首先瞄准欧美市场。“我们发邮件、开视频会议,解释什么是‘气血’,什么是‘辨证论治’。”但西方合作伙伴的回复往往礼貌而谨慎:“我们需要更科学的临床数据。”
碰壁后的王鹏意识到,中医药出海不仅是贸易,更是文化传播,需要找到文化共鸣的土壤。
于是,他转而把目光转向与中国地缘相近、文化交融深远的东南亚地区。通过联系在越南、泰国的同学,王鹏开始了新的尝试。“第一次寄样品时,我们在包装上特意加了当地语言说明,还根据当地气候调整了干燥工艺。”
但这个过程也并非一帆风顺,其间经历了无数次的邮件往来、视频会议等,针对产品细节、市场需求、物流运输等问题进行反复磋商与调整。经过不懈的努力和真诚沟通,市场的大门终于被一点点推开。
在开拓东南亚市场的征程中,王鹏投入了大量精力,系统学习和研究当地关于中医药进口、销售、使用的法律法规和政策要求。同时,他还深入了解当地消费者对中药产品的特殊偏好、用药习惯乃至包装规格、语言标识等细节要求。例如,某些国家对特定药材的使用有特殊限制,或者对产品的重金属、农残标准有更严格的规定,王鹏都严格遵守并积极调整。
“每个细节都要本土化。”王鹏拿起一包准备出口马来西亚的饮片介绍,“马来西亚华人多,我们保留中文药名,但说明文字增加马来语;泰国人喜欢小包装,我们就调整规格。”当集装箱从港口起航时,看着“中国制造”的标识,王鹏突然想起父亲当年用扁担挑着药材赶早市的模样。“老一辈把药摊摆到全国,我们要让药香飘到国外。”此后,谓博药业的海外订单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地慢慢积累起来。
十年磨一剑。如今,谓博药业的白芍、白术、甘草、地黄等道地药材,已成为东南亚市场的“明星产品”。“目前,我们每年进出口的中药饮片规模已达到400万美元左右,产品主要销往越南、泰国、马来西亚等东南亚国家。”王鹏自豪地说。
站在仓库里,看着即将发往越南的产品,王鹏感慨道:“中药出海不仅是生意,更是一种文化使命。我们希望让更多人体验到中医药的博大精深。”如今,王鹏和他的团队正在用一味味中药,书写着新时代的中医药出海故事。
王鹏在仔细检查白芍饮片的色泽和质地。(受访者供图)
一颗中药颗粒的非洲使命
在太阳升(亳州)医药有限公司,总经理苑奕宸正在仔细核验一批关黄母颗粒。“可别小看这小小的颗粒,这可是我们打开国际市场的金钥匙。”他笑着说,这批承载着该公司中医药出海希望的产品,即将踏上前往非洲的旅程——这不是终点,而是一段崭新征程的开始。
作为2020年落户亳州的企业,太阳升(亳州)医药有限公司自成立之初便确立了“中药走出去,西药引进来”的双轮驱动战略。五年来,企业以亳州“世界中医药之都”的产业底蕴为依托,稳步推进国际化布局。一方面,将关黄母颗粒等创新中药推广至加纳、赞比亚等新兴市场;另一方面,也从印度、韩国、欧洲等地引进多款特色西药,满足国内差异化的临床需求。
“企业选择非洲作为突破口,是经过深思熟虑的。”苑奕宸表示,“非洲国家对中国传统医药接受度较高,加上当地医疗资源相对匮乏,中医药恰好能填补这个空白。”
2022年9月,太阳升医药迎来了一个重要的里程碑——关黄母颗粒获得加纳共和国FDA批准上市许可。消息传来时,整个团队沸腾了。这意味着这款治疗女性更年期综合征的中药正式打开了通往国际市场的突破口。
“这不仅仅是一纸批文。”苑奕宸表示,“这是非洲市场对现代中药的认可,为我们后续的市场推广奠定了坚实基础。”
随着加纳市场的打开,太阳升医药加快了亳药出海的步伐。2023年,这款创新中药相继在南苏丹共和国和赞比亚成功注册,获批上市,中药出海步伐持续加快。
在获得注册批准后,太阳升医药开始了细致的市场准备工作。“我们正在积极构建国际营销网络,深化与当地伙伴的合作,加强中医药文化传播与产品宣传。”苑奕宸介绍,“我们不仅卖药,更传播中医药文化。需要由专业团队向非洲的医生和患者说明,关黄母颗粒如何通过调节内分泌来改善更年期症状。”
2024年9月,科技核心期刊《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发表了关黄母颗粒的最新临床研究,证实其在改善绝经期综合征患者内分泌紊乱和睡眠质量方面的积极作用。据此,这项研究为关黄母颗粒在非洲市场的推广提供了有力的科学支持。
目前,太阳升医药正在积极构建非洲营销网络,与当地分销商建立合作关系。“我们采取稳步推进的策略。”苑奕宸强调,“先深入了解每个国家的市场需求,再制定相应的上市计划。”
在亳州总部的战略地图上,非洲板块被标注为重点发展区域。“中医药出海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产品质量、学术支持和文化传播多管齐下。”苑奕宸指着地图说,“我们要做的不仅是销售产品,更是要传递中医药的健康理念。我们正一步步地推进这项工作。”
“作为扎根亳州的企业,我们始终怀有一份责任感和使命感。中医药走向世界,不仅仅是一种商业行为,更是一种文化使命。”苑奕宸表示。
目前,太阳升医药的业务已覆盖全球7个国家,中药出口市场从非洲逐步扩展至东南亚和中亚地区。随着一批批中药样品远渡重洋,一场场越洋会议接连召开,源自亳州的中药正在持续走向更广阔的国际舞台。这条出海之路或许漫长,但每一步都脚踏实地、坚定有力。
2023年年 11 月,太阳升医药海外营销启动会在北京召开。(受访者供图)
亳药加速从“桥头堡”走向世界
2024年以来,我市在推进中医药国际化的征程上捷报频传。这座正在打造“世界中医药之都”的城市,以务实之举筑牢根基,以亮眼成果彰显实力,已然成为中医药穿越山海、走向世界的重要“桥头堡”。
在亳药产品出海的赛道上,亳州药企的身影愈发亮眼。安徽济人药业的生产车间内,一罐罐中药配方颗粒正接受欧盟标准的严苛检验。作为全国同类产品中唯一以药品身份叩开欧盟市场的“先行者”,这些封装在小袋中的中药精华,早已成为海外药房里的“熟面孔”。更令人振奋的是其拳头产品疏风解毒胶囊——它不仅斩获英国政府“创新英国”计划的首个中药立项资助,更在新加坡成功注册,成为安徽首款真正意义上“扬帆出海”的中药专利药。如今在东南亚的药店里,这款带着亳州温度的中成药,正被越来越多的患者所熟知与信赖。
济人药业疏风解毒胶囊生产线。(资料图片)刘勤利 摄
在药博会中医药展区参观的客商人流如潮。(资料图片) 张延林 摄
亳药的国际化布局,早已超越了单一的产品出口维度。近年来,我市积极推动RCEP中医药行业合作理事会秘书处永久落户亳州,为中医药的国际对话搭建起坚实平台。依托这一纽带,亳州与RCEP成员国的联系日益紧密:2024年,亳州对RCEP国家进出口额从上年的14.7亿元增至16亿元,同比增长8.8%,合作的画卷正徐徐展开。
数据是最有力的见证:2024年,亳州中药材进出口额达7.7亿元,同比增长16.2%,占全省中药材进出口总额的89.52%,全国占比亦达7.79%。从欧盟药房的陈列架到非洲诊所的药柜,“亳药”的足迹已遍布全球五大洲90多个国家和地区,带着东方医药的智慧,在世界舞台上书写着新的篇章。(记者 赵琳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