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1日,记者走进谯城区五马镇周楼家庭农场的连片桃林,只见饱满的中华寿桃挂满枝头,工人正忙着采收,市民自驾前来,体验着采摘乐趣,一派丰收景象。
“我们种的中华寿桃,可是‘桃中极品’!”农场负责人周景波笑着介绍,这种桃子因外表呈白色又称白桃,个头大、外形周正,含糖量达17%-18%,果肉细腻、香甜多汁,一直深受消费者喜爱。作为秋桃品种,它每年9月底至10月底集中成熟,恰逢国庆假期和金秋采摘旺季,不少市民专程驱车而来,为农场添了笔“观光采摘收入”。
周楼家庭农场建成已有10年,农场内除了种有50亩中华寿桃,还种有100余亩秋月梨、黄金梨等,果肉脆嫩多汁;另有50余亩试种水果新品种正在逐步培育。多样化种植不仅丰富了产品结构,更延长了采摘季,让“甜蜜产业”的热度从春夏持续到秋冬。
今年,农场中华寿桃亩产约3000斤,每斤售价约8元。“今年受多雨天气影响,产量有所减少,有些供不应求。”周景波说,农场还是周边村民的“就业驿站”,目前已吸纳30余名村民长期务工——从果树养护、施肥浇水,到果实采摘、打包销售,村民在家门口就能就业,既解决了闲置劳动力难题,又带动了增收致富。
“下一步,我们要在‘桃’产业上做深文章!”谈及未来规划,周景波信心满满,“不仅要加大品种研发力度,提升‘五马秋桃’品牌效应,还要进一步扩大桃树种植规模,让更多村民参与进来,带着大家一起把‘以桃兴农’‘以桃兴村’‘以桃致富’的路子走得更宽。”
(曾莹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