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开展公益救援活动100多场次,开展防溺水安全知识宣传和急救演练50多场次,去年驰援郑州抗洪救灾,安全转移群众1200多人……从2013年组织成立涡阳县公益救援队起,张永军团结带领队员迎“难”而上,奔波于抗洪抢险、水上救援、道路施救等救急一线,与时间赛跑,与死神抗争,间接挽回群众生命财产损失上千万元,已成为守护群众生命健康安全的重要力量。2021年9月,张永军当选助人为乐类“中国好人”。
张永军在演示心肺复苏操作
“开展好宣传教育,才能防患于未然”
“如果遇到紧急情况需要做心肺复苏,大家在按压的时候要记住,一定要直起身子,用上身力量按压,下身不动,胳膊捋直……”9月16日上午,在涡阳县义门学区中心学校活动室内,60岁的张永军正在向学生演示正确的心肺按压和人工呼吸方式。
30分钟的防溺水安全知识宣讲课上,作为涡阳县公益救援队队长,张永军采用案例分析、经验分享、现场教学的方式,向师生们讲解了防溺水安全知识和自救、施救等急救措施。
“以前就知道不停按压,刚才现场模拟操作,才发现做心肺复苏有很多讲究,看来还得多加练习。”该校六年级3班学生张浩宇对记者说。
“开展好宣传教育活动,才能防患于未然,避免悲剧发生。”张永军告诉记者,每年暑假是他和队员们最忙的时候,他们会联合县教育部门,给各中心校的学生集中开展防溺水安全知识讲座,巩固和提高学生的自我防范意识和自护、自救能力。公益救援队成立的10年时间里,已开展约500场安全知识进校园宣讲活动,每年受教育师生超万人。
“公益救援队的防溺水安全知识讲座非常实用,既帮助孩子们提高了安全防范意识,掌握了自救和施救技巧,也有利于和学校教育形成互动,有效避免溺水事故发生。”义门学区中心学校校长蒿健说。
“哪里需要我们就去哪里”
涡阳县公益救援队的成立,起因正是一场溺水事故。
“2013年夏天,碰到一次儿童落水。我们当地没有专业救援队,就打电话让外地的蓝天救援队过来,等他们赶到,孩子已经不行了……”张永军回忆道,“当时我就在想,咱们自己能不能组建涡阳的专业救援队,这样也许就能挽救更多的生命。”
说干就干,张永军立即联系身边的热心朋友,大家一拍即合:成立一支公益救援队,免费开展水上救援活动。张永军自掏腰包10多万元购置了打捞船、潜水服等必要设备。队员们也纷纷捐钱定制服装等,一个队员还免费为救援队提供了办公场所。随后,张永军又带领队员到外地接受专业培训,提升了救援专业技能。
2016年,张永军的救援队加入了全国9958应急救援协作平台。2017年,公益救援队正式注册为民间团体组织。队员也从当初的5人,发展到现在的100多人,其中长期能出任务的队员近20人。此后,从县到市,从市到省,从省内到省外,张永军每年带领公益救援队在全国范围内承接水上打捞100多场。
“救人是善事,更是急事,哪里需要我们就去哪里。”张永军说,不管是群众呼救、兄弟组织邀约,还是应急救援协作平台指令,他都会带着队伍第一时间赶到需要救援的地方。
“把这项公益事业传递下去”
2021年7月20日,河南郑州等地连降暴雨,受灾严重。刚做完心脏支架手术不久的张永军一夜未眠,第二天一早,在接到上级主管部门通知后,他立刻带领11名骨干队员和全部救援家当,疾奔灾区。经过一周左右的持续奋战,共安全转移受灾群众1200多人。
2016年3月14日,张永军带领队员在涡河岸边巡逻,突然听到涡河赵屯渡口有人求救:一位妇女骑三轮车坐轮渡掉入水中!情况危急,张永军迅速跳上附近一艘小船,摆渡到沉入水中只露篷顶的三轮车前,用小刀把篷顶划开一道口子,把困在其中的妇女拽了出来,送到岸边。
“张队长做过心脏支架手术,身体并不太好,但他热心公益、身先士卒的精神,深深感染着我们每个队员,也激励着我们在公益救援的道路上一直走下去。”涡阳县公益救援队队员高磊说。
多年来,张永军和他的公益救援队迎“难”而上,与时间赛跑,奔波公益救援一线,间接挽回群众生命财产损失上千万元,已成为守护群众健康安全的重要力量。由于表现突出,张永军先后被评为“亳州市第六届道德模范”“安徽好人”“中国好人”等。
“公益救援能协助保障市民生命健康安全,关键时刻更能救人一命。”张永军说,有生之年只要能跑能跳,他就会坚持继续干下去,以公益之心点亮生命微光,把这项公益事业传递下去。
快评
让善意点亮生命微光
一心向善,就能勇往直前。从一个人到一群人,“中国好人”张永军带领涡阳县公益救援队,一次次和时间赛跑,只为在灾难面前托起生命、挽救损失,守护更多群众的生命健康安全。
十年救援,贵在持之以恒。只要常怀仁爱之心,做好利他小事,每一个普通人都可以用点滴善举为他人生命点亮一束微光,让善意乘着新时代的东风,飞向千家万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