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建坤、马溶健夫妇:公益路上,全家并肩齐上阵

凡本报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亳州晚报社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 “来源:亳州晚报或亳州新闻网”,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二十年来,我市胡建坤、马溶健夫妇践行相守相助的美德文明大爱,精准扶贫路上年复一年“走亲戚”,为患病儿童、高龄老人圆梦“微心愿”,为贫困户百岁孤独老人王吴氏“披麻戴孝”送终,成为当地“孝老敬老爱老”佳话。2020年春节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夫妻二人第一时间参加社区志愿服务,成为联防联控最美“逆行”家庭。2020年,胡建坤、马溶健家庭获评第一届亳州市文明家庭。

胡建坤(左二)、马溶健(左一)走访困难户 (资料图)

精准帮扶 用爱助力脱贫

周围人都说,马溶健一家亲戚多,他们特别喜欢走亲戚,是因为马溶健把困难群众当作自己的亲人。脱贫攻坚战打响后,马溶健一家成为脱贫帮扶的操心人、贫困户的贴心人。

谯城区十八里镇小怀村的李金龙,患有残疾,家属张淑英双腿重度残疾,15岁的儿子也是双脚残疾,是典型的因残致贫家庭,常年住在年久失修的老房子里。马溶健和爱人胡建坤与李金龙家结成“一对一”精准脱贫帮扶对象后,不仅为李金龙的儿子送去3500元助学金,又帮他找到一份月工资不低于2400元的工作,还帮助他家申请了农村危房改造。

在马溶健夫妻和政府的精准帮扶下,李金龙家2018年光荣脱贫,老房子变成了“幸福暖房”。小怀村党总支书记蒋瑞峰评价说:“马溶健一家非常操心李金龙,真把李金龙一家当自己亲戚来对待,是我们村‘两委’学习的榜样。”

助人行善,“胡马”不断。马溶健夫妻捐资助学牛集镇5名贫困生1万元,坚持每年春节、端午和中秋期间“走亲戚”,到帮扶的灵子门村、罗庄村、小怀村走访慰问60余次,送去2万多元慰问物品。马溶健和爱人还自费购置换季衣服送给儿童、老人,多次满足贫困户家庭的“微心愿”。2019年12月,夫妻二人为帮扶的孤寡老人王吴氏“披麻戴孝”送终,成为当地“孝老、敬老、爱老”佳话。“胡建坤和马溶健夫妇真心对待自己的帮扶对象,这样的帮扶精神让我们非常感动。”谯城区牛集镇灵子门村党总支书记杨建华说。

奉献社会 家风接续传递

不仅是扶贫路上,平时生活中,胡建坤、马溶健夫妇一直播撒爱心,汶川地震捐款2.3万元,江西冰雨受灾驱车千里运送供电物资,自费8000元购置体育器材供群众健身,捐助贫困女孩张露露1.2万元,帮助农户销售“丰收西瓜”1.2万斤、“爱心藕”2000斤,参与修建村道路、建养老院、提供路灯电费等公益事业活动。

近几年,马溶健通过个体经营等途径,带动20多户贫困家庭就业,帮扶困难人员60多人,组织公司员工捐款12万元参与救灾救助。2018年,马溶健入选社区“好人榜”并被当选谯城区十四届人大代表,获评谯城区“最美家庭”,胡建坤被评为“感动药都”先进个人。

家风传承,经久不息。通过家训“德润胡马”的教育以及多年来的身体力行,马溶健的子女们也在跟随着父母的脚步,守护家庭荣誉、传承优良家风,形成了“学雷锋、做志愿、献爱心”全家总动员,用不间断的行动实践新时代的文明。20年来,马溶健一家爱心捐款20余万元,是名副其实的“善行之家”。

最美“逆行” 全家上阵战疫

2020年春节新冠肺炎疫情暴发,马溶健一家用实际行动践行志愿者精神,第一时间前往社区参加志愿服务,与谯城区爱心协会“家人们”一起募捐价值50多万元的防护物资送给疫线人员。

2020年2月,马溶健携家人到居所附近的社区疫情防控检测站进行慰问,分别为汤陵街道灵津渡社区检测站、丰水源社区南门检测站送去价值800余元的鲜苹果、甜蜜桔,为日夜值守的防疫检测一线防疫员补充营养。疫情期间,他们到疫线捐助慰问41场(次),用无私大爱温暖了疫线人员。

胡建坤和他的女儿马源苑、儿子胡笑三人都是退役军人,2020年初抗击疫情期间,他们分别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坚守抗疫一线,保持着退伍不褪色的军人本色,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父子齐上阵”。2020年5月,马溶健一家获得全省“抗疫最美家庭”称号。2020年10月,获评第一届亳州市文明家庭。

(责任编辑:常艳敏)

文章不错,点个赞再走呗!

转载是一种动力 分享是一种美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