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并未身处疫情风控地区,但在江苏南通打工的亳州老乡凡飞文一家依然决定“就地过年不返乡”:“只要家人在一起,在外过年也开心”

凡本报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亳州晚报社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 “来源:亳州晚报或亳州新闻网”,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东南沿海地区是我市外出打工人员的主要聚集地,目前这些地区基本上是疫情低风险地区。即便如此,不少外出打工的亳州老乡依然决定响应家乡发出的倡议,留在务工地过年,感受不一样的春节气氛。来自我市蒙城县的凡飞文一家就是其中之一。

在南通农村承包土地租种的凡飞文  (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出门务工十多年

1月18日下午,在江苏省南通市的一个乡镇,凡飞文和妻子正在大棚里犁地,很快这里就会种下反季节的西瓜。去年,他租种的4亩地总收入达到2万元,亩产高达5000元,靠的就是蔬菜种植。

凡飞文怎么会跑到南通种地呢?凡飞文说,他老家在蒙城县立仓镇炮台楼村,已经出来打工十几年了,捡过破烂开过超市,最后打算回到老本行,重新拿起农具种地。不过,由于老家发展旅游,他家的地流转出去了,所以来到南通租地种。

近年来,不仅是凡飞文,他的三个儿子也跟着来到了南通。凡飞文说,目前他两个儿子经营大理石加工生意,已经有了自己的工厂。另外一个儿子在当地一家大理石加工厂上班,每个月工资有八九千元。一家人现在都在南通工作和生活。

去年返乡很忐忑

尽管在南通生活得有滋有味,但每到春节一家人都会回到农村老家过年。凡飞文笑着说,十几口人开着三辆小汽车,浩浩荡荡往家赶,想起来都高兴,回家的感觉真好。对常年在外的凡飞文来说,回家过年是一年中最期盼的事。

不过去年的春节回家之旅并不完美,充满了波折。去年腊月二十八,一家人像往年一样回到老家,让他们没想到的是,疫情如影随形就赶到了。一家人在惶恐不安中待了几天,正月初六趁还没封村,就匆忙赶回了南通。

凡飞文一家刚回到南通,疫情形势陡然严峻起来,一家人开始了“隔离”生活,除了必要的外出采购,很少出门。凡飞文心有余悸地说,回想起去年的返乡之行,就感到害怕,还好最后一家人平安回到南通。

首次在外过春节

虽然经历了去年的忐忑之行,但凡飞文还是期盼着今年春节疫情形势好转,能够回家过年。但距离春节还有20多天,他却打消了这个想法。他在新闻上看到,目前国内个别城市零星暴发疫情,担心疫情随时在身边发生。

更重要的是,凡飞文的老家立仓镇最近一直在宣传冬季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并向在外打工的老乡发出“春节期间非必要不返乡”的倡议。凡飞文也收到了倡议书,考虑到家人和邻居们的安全,他决定今年不回家了,第一次留在南通过年。

凡飞文说,他已经给母亲说过了春节不回家的事,母亲很支持他,还嘱咐他和其他家人,只要健健康康的比啥都重要。“其实回家也蛮累的,亲戚都不一定能走完,就要赶过来。现在手机非常方便,视频电话就像在跟前一样,到时我给俺妈在电话里就拜年了。”

凡飞文说,在南通打工的亳州老乡挺多的,不少人已经决定留在当地过年了。“来南通这么多年了,还没好好玩玩呢”,凡飞文表示,今年春节打算在当地走走看看,感受一下与亳州不一样的年俗和气氛。

(责任编辑:常艳敏)

文章不错,点个赞再走呗!

转载是一种动力 分享是一种美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