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在市委市政府的重视和支持下,在省委党史研究院(省地方志研究院)的关心指导下,全市史志工作者面临新形势、新任务,与时俱进、团结协作、攻坚克难、扎实苦干,在党史、地方志、新四军历史研究等各方面取得新的突破,为亳州经济社会发展作出新的贡献。我室编纂出版的党史二卷,获全省优秀党史成果评比著作类一等奖;《亳州年鉴(2018)》获评第六届全国地市级年鉴序列二等奖;我室被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评为“全国地方志工作先进集体”。
一、党史工作
修订出版《中国共产党安徽省亳州历史第一卷(1926—1949)》。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党史新中国史学习的重要讲话精神,更好的宣传亳州地区党的光辉历史和宝贵经验,提供地方党史权威著作,2019年,我室组织专人搜集相关资料,重新修订了《中国共产党安徽省亳州历史第一卷(1926—1949)》;对原党史一卷重新整合了篇章结构,增删补充了相关内容,同时在史料考证、文献出处、注释注解方面做了细致的工作,语言风格更加客观准确、简练朴实。修订党史一卷使我市的党史资料得到进一步挖掘整理,展现了地方党史研究的新进展、新成果。目前,由中共党史出版社正式出版面世。
做好党史三卷征集资料工作。为系统地总结回顾亳州市在党的领导下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所做的工作和取得的成效,我室启动了《中国共产党安徽省亳州历史第三卷》编纂工作,目前已初步拟定篇目大纲,征集了大量相关资料。
完成编写《亳州改革开放40年大事记》(1978-2018)工作。为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按照上级部门统一要求,我室积极组织人员着手编辑该书,经过资料搜集,内容筛选,编辑整理,形成初稿。后又进行删减校对,已于2019年3月底印制成书,发放给市直各部门及我市党史爱好者,受到广泛好评。
开展“全市党员干部党史教育日活动”。根据省委组织部和省委党史研究院有关文件精神,我室会同市委组织部联合发文(亳史志 [2019]12号),定于7月1日在全市开展第十个“党员干部党史教育日”活动。活动以“不忘初心忘没忘,牢记使命牢不牢”为主题,在活动开展期间,各级党组织结合实际,通过组织党员干部前往我市红色教育基地瞻仰革命先烈、缅怀英雄事迹、重温入党誓词、参观党史图片展、组织党史宣讲报告会、举办党史专题学习座谈会等多种形式,极大地丰富了活动内容,取得了良好的宣传教育效果。
开展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征文活动。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我室与市委宣传部、亳州晚报社、亳州社科联联合开展征文活动,5月底下发通知,将收集的优秀征文在《亳州晚报》上刊登。12月组织征文评选,选出优秀作品14篇,并颁发荣誉证书,12月18日召开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座谈会,部分获奖作者作专题发言。
开展地方党史宣讲。我室聚焦主业主责,开展地方党史宣传教育,先后到市公安局、市税务局、市教育局、市农业农村局等部门开展了党史宣讲报告会。报告会以《红色亳州》为题开展地方革命斗争史的宣传教育,详细介绍了亳州党组织的发展壮大历程,突出了亳州地方史的主要历史事件和重要历史人物。党史宣讲让党员干部深受教育和启发,表示将坚定信仰信念,提高党性修养,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举办党史图片展。结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活动,将党史教育深刻嵌入到主题教育活动之中,在党史教育中增强党性修养,激活初心、践行初心。我室精心策划、筹备布置亳州革命斗争史图片展。展览以“光辉的历程”为主题,分为“党组织的成立及活动”“抗日战争时期”“解放战争时期”“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改革开放伟大成就”和“亳州党史人物”6大板块共100多张党史图片。以直观的视觉和丰富的史料,全景式展现了亳州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进行革命斗争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光辉历程,为广大干部群众提供了一个学习党史的教育平台,充分发挥了党史部门以史为鉴、资政育人的作用。自10月10日开展以来,市直各企事业单位和谯城区直单位及乡镇4198名党员干部观展,得到大家的普遍认可和广泛欢迎。
借助省内媒体开展党史宣教。接受《合肥晚报》记者采访,为其提供亳州解放的珍贵资料,在“解放时刻”专栏刊登亳州六次解放的详细情况,以及新中国成立后亳县首任县长李如沆带领群众发展生产的事迹。按照省委党史研究室统一部署,我室与安徽电视台联合拍摄《安徽解放时刻》,该片记录亳州解放光辉历程,讲述了亳州解放的详细经过,全面回顾了近百年来亳州人民在党的领导下,不忘初心,砥砺前行的奋斗历程。该片在安徽卫视播出后,社会反响强烈,使全省人民得以了解亳州解放的艰难,进一步激发了广大干部群众干事创业的热情。
广泛搜集党史资料。我室经多方找寻,与亳州著名党史人物耿演武的后人取得联系。经过深入沟通交流,其女儿耿骥做出捐献遗物的义举。9月18日,捐赠仪式在谯城区皖北烈士陵园举行。捐赠仪式上,耿骥捐赠了耿演武收藏的豫皖苏边区地图、军用望远镜、个人书信、任命书、党员履历表以及其他文书资料。市电视台制作了《红色记忆之一张作战图》纪录短片,该片时长25分钟,讲述了耿演武在亳州进行革命斗争的历程。充实了亳州党史资料,为研究亳州党史提供了有益素材,对我们发挥以史为鉴、资政育人,开展党史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发挥了重要作用。该片在“学习强国”播出后,影响教育了广大干部群众,很多人致电询问有关情况,查询相关资料。
开展红色旅游和革命文物保护利用工作调研。2019年,我室深入三县一区,分别开展了红色旅游与文化融合、革命文物保护利用调研工作。通过对我市红色旅游资源、革命文物情况摸底,对我市红色旅游资源、革命文物保护利用情况提出意见建议,并形成调研报告上报给相关部门。
二、地方志工作
地方综合年鉴编纂。自2018年起,我市地方综合年鉴实现全覆盖目标, 即市、县(区)年鉴全部实现“一年一鉴、公开出版”之后,全市地方综合年鉴进入良性发展轨道。目前,《亳州年鉴(2019)》付印,即将印刷出版面世。县区综合年鉴有序进行。《谯城年鉴(2019)》《涡阳年鉴(2019)》《蒙城年鉴(2019)》《利辛年鉴(2019)》均已印刷,近日出版面世。
旧志整理。2018年起,我室组织人员点校整理清道光《亳州志》(约44万字)。目前已正式出版面世。我市现存世的6部亳州旧志全部整理完毕。县区完成民国版《重修蒙城县志》的点校整理出版;《涡阳县志》(民国乙丑刊)文稿已报送出版社审核。
督促指导村镇志、企业志编纂。谯城区《城父镇志》编纂出版;利辛县《阚疃镇志》完成送审稿,计有图片300余张、文字30万;《解甲集村志》修改稿已完成,计有图片200余张、文字22万。涡阳县马店镇《大罗村志》启动编纂。协助《古井贡酒志》编纂工作,分别于2019年2月、5月完成初稿和审读稿评审,目前,正在按照与会专家提出的意见建议调整、修改、完善。
地情资料编纂。编印大事记。《亳州大事记》自2006年5月开编起,至今已编辑13年有余,总计编印163期,及时准确记述全市每月发生的大事、要事、特事、新事,努力为领导决策、改革开放和加快发展提供服务,受到广泛好评;2019年完成搜集整理编印《亳州大事记》月刊12期,总计12万字,编印《亳州大事记》(2018)合订本。县区志办也结合自身实际编辑大事记,如涡阳志办编印《涡阳大事记》(月刊);谯城志办编印《谯城大事记(2018)》合订本、《谯城大事记(2019)》(季刊)。
完成《安徽年鉴(2019)》组稿任务。全市、县区志办均按照编纂要求完成《安徽年鉴(2019)》的文稿编纂、图片搜集整理及表格合成审核、报送。市级材料报市政府运转,分管领导审核、把关审签后上报。
开展课题调研。为贯彻落实总书记关于地方志的重要论述,进一步开发利用地方志资源,更好地发挥地方志“存史、资政、育人”的作用,更有效地服务于社会经济发展,2019年,我室立足亳州实际,通过查找资料、请教地情专家和相关部门、到三县一区实地调研、召开座谈会等方式,对全市地方志资源开发利用情况进行调研,之后,撰写完成“充分开发利用地方志资源,为亳州经济社会发展服务”调研报告,并报至各相关部门;针对地方志服务企业方面的情况,专门撰写“充分利用方志资源,促进民营企业文化发展”论文,并被作为市政协重要议题,在市政协会议上作发言。
“亳州史志网”、“亳州史志”微博、微信公众号建设有序运行。自2013年起,“亳州史志网”运行。2019年以来,我室及时更新史志网内容,将出版史志成果及时数字化并上网站,为社会各界了解亳州、认识亳州提供服务平台。“亳州史志”微博、微信公众号,及时推出我市史志部门最新动态消息,利用新媒体手段推动史志事业的发展。
三、新四军历史研究会工作
召开亳州市新四军历史研究会第四届会员代表会议。5月召开市新四军历史研究会会议,总结了第三届理事会工作,选举产生第四届理事会。
编辑《涡河风云》一期。本期主要以第四届会员代表会议为主要内容,同时加入多篇地方史志研究调研报告、部分党史爱好者的相关文章,相关资料图片。内容丰富,形式活泼,受到广大会员好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