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我们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严格落实“四个不摘”“四个只增不减”要求,以脱贫攻坚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一手抓中央脱贫攻坚专项巡视反馈问题整改,一手抓个性化帮扶,集中资源力量,尽锐出战,脱贫攻坚取得明显成效。在省2016、2017、2018年度脱贫攻坚工作成效考核中,我市连续三年获得“好”的等次。我市选派的驻村第一书记刘双燕荣获全国脱贫攻坚奖贡献奖。
一是扎实推进巡视整改。坚持将国家、省、市各类监督检查等反馈十个方面问题,全部纳入全市清单管理系统,一体推进、一体整改。持续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重要论述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构建了市委常委会直接领导、各级党委(党组)书记直接抓、分管领导具体抓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坚持“严整改、慎销号”,制定整改问题、任务、责任、标准清单,严格销号管理。
二是全力解决“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开展“大培训”,组织“大走访”。举办“脱贫攻坚大走访”专题培训班、解决“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培训班,共培训各级干部4.4万人次,切实提高各级干部把握政策能力水平。推进“大排查”,抓好“大整改”。组织各级帮扶责任人到所包保贫困群众家中开展“大走访”活动,逐村逐户逐人逐项开展“两不愁三保障”及饮水安全突出问题大排查,明确问题整改销号的标准、程序和相关工作要求,乡村建立到户到人问题台账。持续开展暗访调研,及时发现工作中存在问题,现场反馈,立行立改。
三是有序推进重点工程。各级安排我市专项扶贫资金共计17.22亿元,其中市本级预算安排5.62亿元。脱贫攻坚“十大工程”全面提质增效。281个贫困村发展1项以上特色种养业,62个贫困村发展为“一村一品”专业村;47497户具备条件的贫困户发展农业特色产业自种自养。光伏扶贫电站累计发电量6.3亿度,等效利用小时数1248.8小时,同比增加139.8小时。开展就业脱贫培训5235人,开发扶贫公益岗位26110个。改造农村危房3832户。教育、医疗、社保兜底等扶贫政策保障有力。基层基本公共服务主要发展指标已全部达到或超过全省平均水平;基础设施建设扶贫工程全面完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