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工作情况
2019年以来,在市委和省总工会的坚强领导下,亳州市总工会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履职尽责、锐意创新,各项工作取得了新进展。
(一)坚持工会工作正确政治方向,引导广大职工听党话跟党走。不断强化政治理论学习。市、县区总工会共举办37期工会干部培训班,培训工会干部2282人。扎实开展职工文体活动。一是举办全市职工庆“五一”颁奖暨文艺展演活动。由劳模代表为亳州市“十大最美劳动者”、市“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等颁奖;二是联合举办市直机关职工春季运动会,市直70多个单位2798名运动员参赛;三是组织参加安徽省第四届职工运动会,共参加12个比赛项目,并承办了全省桥牌比赛活动,取得圆满成功。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一是继续在《亳州晚报》、市总工会网站、“职工之家”微信公众号等媒体推出“每周一星”,对劳模先进人物事迹进行宣传报道;二是围绕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举办了劳模先进事迹宣讲进校园等系列活动;三是开展了十大“亳州工匠”和十大“亳州最美职工”选树活动;四是开设亳州市劳模馆,展出502位劳模的先进事迹。着力强化思想政治引领。一是积极举办“传承良好家风 共创文明家庭”全市女职工演讲比赛;二是加强职工书屋示范点创建,投资30万元创建30家市级“职工书屋”示范点;三是开展文明行业创建活动。选树10个文明行业先进单位、20个文明窗口单位和30名文明职工。
(二)积极动员广大职工,为建设现代化五大发展美好亳州建功立业。广泛开展劳动和技能竞赛。一是联合市委组织部和市扶贫开发局开展以“抓党建促脱贫攻坚,争当十大工程先锋”为主题的劳动竞赛活动;二是联合市人社局等部门开展白酒品评、中药识别等16项市级一类技能大赛,全市共举办各级各类技能比赛124场,参赛职工16347人。深入推动“安康杯”竞赛活动。全市共有628个企业3327个班组72667名职工参加了“安康杯”竞赛活动。切实推进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组织召开全市新时代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工作推进会,加强分类指导。
(三)坚持以职工为中心,更好满足职工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求。积极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开展“尊法守法•携手筑梦”服务农民工公益法律服务行动。组织集体协商“春季要约”活动,共签订集体合同423份,覆盖企业423家,职工34947人。扎实推进“四送”活动。冬送温暖,慰问困难职工(农民工)及困难劳模8632人,发放款物418.95万元;春送岗位,联合人社部门共举办就业招聘会60场;夏送清凉,投入资金130万元,覆盖职工37000多人;金秋助学,共为362名困难职工子女实施资助,发放助学金202.72万元。全市新创建30个户外劳动者“幸福驿站”;共组织8批344名一线职工疗休养;组织14场840余名农民工参加免费体检;举办6场1100余名单身青年职工参加交友联谊活动;新建女职工“阳光家园-母婴室”35家。
(四)全面深化工会改革,保持和增强工会工作的政治性、先进性、群众性。开展“地方工会规范化建设年”活动。修订完善了机关管理制度21项。实施“城市困难职工解困脱困攻坚年”行动计划。共帮扶救助898名困难职工,发放救助金541.41万元。积极参与脱贫攻坚行动。一是做好“单位包村个人包户”工作;二是开展“跟着劳模去扶贫”活动22场,共有53名劳模参加;着力解决城市低保户“不愁穿”问题。2017至2019三年全市工会共计组织社会捐款349.13万元,发放低保户2.39万人次,实现了城市低保户四季服装捐赠全覆盖。推进“基层工会组织建设年”活动。一是加强基层工会组织建设。全市新组建基层工会783家,新发展会员5.12万人。我市的党建带工建工作得到了省总工会的充分肯定,全省基层工会组织建设年现场会在我市召开;二是开展基层工会规范化建设。以“五个一工作法”为主要创建内容,创建50家基层工会规范化达标建设示范工会。创新实施“智慧工会建设年”活动。一是加强工会会员信息数据库建设。全市数据库共录入工会组织5032个,会员信息45.47万条;二是拓展职工网上办事渠道。开通网上办事11项,共办理3913件网上事项。网上“职工书屋”注册用户6.02万人,浏览量共188.67万次;市总微信公众号关注度21.6万人次;三是创新职工医疗普惠模式。在全省率先开展该活动,共慰问职工798人,发放慰问金13.01万元;四是开展工会会员普惠卡服务。与市邮储银行联合制发工会会员普惠卡3.1万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