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年清明节,我都会陪妻子回她的老家祭拜岳父岳母。青山绿水间寄托悠远的思念。
岳父59岁那年就走了,留下岳母一个人生活。即使是隔壁住的儿子,她也不愿意麻烦儿子;妻子姊妹四人会经常回家看望她。
岳母不喜欢打扰儿女。我们在乡村居住时,妻子多次邀请岳母来住几日,她总是说:“我老儿子下地干活,我得看家望门呢!”;我们从农村搬进城里,上楼的第一天居然给岳母接来了,大家自然很高兴,一起吃顿团圆饭,下午她就回去了,从那次一直到岳母过世,她再也没有来过我们家。妻子为此常常对我说:我妈从来没有在咱们家住过,哪怕是一宿也好啊!”我理解妻子的内疚,可岳母就是这样的性情,做儿女的也只好顺意她。
岳母生活特别节俭。她每一天的饭食都很简单:一碗米饭,一块豆腐,一碟咸菜,而且一块豆腐要吃上好几顿;而逢年过节,我们回去看她,她忙里忙外,每次都是弄一桌子饭菜;她知道我爱吃油炸食品,每次都是炸满满的一大盆:炸枣、炸丸子、炸地瓜……特别是她炸的“妙可鱼”(面里放些糖,形状像鱼的模样)特别好吃——软糯香甜,筋道有口感。我们临走时,岳母还特别给拿一些。岳母过世后,我再也吃不到这种口味了。
有一次,我给岳母买了一身新衣服,因为她平时穿的衣服洗得都发白了。妻子也很意外和感动,但是对我说:“你给我妈买新衣服,她也舍不得穿!”没曾想,这句话竟然一语成谶。16年后的秋天,75岁的岳母去世了,身上穿的竟是我给她买的那身衣服,见此情景,我流下了心酸的眼泪。
每当提起岳母时,妻子就会动情地跟我说:“我妈活得太刚强了!”由于早年积劳成疾,岳母晚年腰腿疼痛,腰上腿上贴满了止痛膏。岳母走的那天,妻子发现止痛膏还贴在身上。
回忆是痛苦的,有些撕心裂肺。一想到岳母俭省的一生,心中只有儿女,唯独没有他自己,我就心痛不已——可怜天下父母心啊!反思一下,我们做儿女的给予父母的太少了。
今年的清明节来临,幽思不绝。温暖的衣服买不成了,两束鲜花、一些水果化作一缕追思吧……
作者:于春林,辽宁省作家协会会员,辽宁省散文学会会员。作品散见于 《中国青年作家报》《中国劳动保障报》 《中国教师报》《农民日报》《中国劳动保障报》《沈阳晚报》 《现代快报》《长春日报》《大庆日报》《东南早报》等多家报刊。
编发:亳州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