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1983年入学到1998年走出校园,每年新学期到来的时候,我都很兴奋。现在回想起来,那一个个串联起来的日子,将我的同学情、师生情一圈一圈地刻录下来,并形成了长久的记忆。当初发生的许多故事,如今依旧让我怀想、让我感动。
我虽然记不清自己第一次入学报名时的情景,但很清楚地记得那一学年,教我们的是一位严厉的叶老师,他对我们这群初入茅庐不懂规矩的孩子,采取了竹枝条下出班纪的方法——谁要是不遵守班里纪律,他就用细细的竹枝条,在课堂上当着其他同学的面,打你手心。我就受过这种惩罚,这一招,真的能让你痛改前非。据说,这一方法贯穿了叶老师的教学生涯,奇怪的是,那时他这样对待学生,没有哪一个家长反对过,个个都说叶老师严得好。如今,四十多年过去了,叶老师离开了他心爱的讲台,他用过的那根细细的竹枝条,是否还搁置在了家乡小学一年级的讲桌之上?作为他的学生,在新学期开学的日子里,我再一次想念着那根竹枝条,想念着我的叶老师。
是呀!对恩师的怀念,常常使一些感动的细节浮现在眼前。
1995年的9月1日,我告别了那个生我养我的山村,考入了一所不为人知的农校,从此结识了魏老师。那时,魏老师教我们英语,因为我好学,又爱好写作,他便把自己的房间让给了我。记得开学后不久,为怕我夜间看书时肚子饿着难受,他从家里带来了一桶米粉和一包白砂糖,放在我学习的桌上。对于一个平时省吃俭用的孩子,我并没有把它作为我日后的饭食,而是将它带到了班里,与同学们一起分享,分享着一个老师对学生的关爱。尽管这事已过去了三十年,但每一次我与同学们聚会谈到那桶米粉的时候,他们嘴角依旧挂着甜甜的笑意。
老师啊,又是一年开学时,在想念你们的日子里,我又一次感悟到了某种跨越时空的人间至情。在你们面前,无论何时,我都是你们一个没有名号和头衔,亦如当年一般赤诚的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