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后,我换了一份两班倒的新工作,成了机器前最忙碌的人,而妻子也同样投身于两班倒的工作中。我们俩,仿佛被时间编织进了一个无形的大网中,看似紧密相连,却难以相见。
我们生活在同一屋檐下,几乎每天都完美错过,不仅因为我们服务于不同的工厂,更因为上天似乎在开着一个玩笑——我们的班次总是完美错过,当我结束一天的劳作,准备回到那个被我们称之为“家”的地方时,她才刚刚踏入工厂的大门。而我离开家门的时候,她亦早已投入到另一轮的工作之中。我们住在同一个屋檐下,却如同两颗流星,擦肩而过,只能远远望着彼此的光芒。
妻子曾半开玩笑地发信息给我:“咱们这算两口子吗?我看咱最多只能算是合租。”这条信息让我心头一紧。我尝试过与工厂领导沟通,希望可以调整班次,哪怕是微小的改变也好。但领导说,我的对班机修工也是一对夫妇,这么多年来也都是两班倒。
我无法要求别人放弃他们的团圆只为了我与妻子的相聚。于是,我只能告诉妻子:“再等等吧。”等什么呢?或许等到我可以辞去这份劳心劳力的工作。每天12小时的工作,满负荷运转让我的身体逐渐吃不消,不仅是我,就连与我并肩作战的机修工也在抱怨着这份工作的艰辛。
我们都知道生活不是为了工作,但为了那“碎银几两”,我们似乎愿意牺牲一切。然而,当儿子今年要面临人生的重要转折点——高考,我也得更加努力地赚钱,供他读大学。
记得去年我在另一家工厂工作时,尽管每天工作长达十一个小时,但至少还有晚上的时间可以与妻子相聚。那时的我,每天下班后都会迫不及待地骑车飞奔回家,哪怕只是匆匆几分钟的交流,也足以温暖彼此的心。
如今,我们连这短暂的交流都变得奢侈。我开始怀疑,这样的生活是否真的是我们想要的?或许,我们都需要停下来,重新审视我们的生活和工作。
每当夜深人静,我独自一人回到那个空荡荡、冷清清的出租屋时,总会感到一种说不出的寂寞。我开始怀念妻的叨叨声,那些曾经让我感到烦躁的小事如今却成了我最渴望的回忆。
现在,我对上夜班充满了抵触。白天的休息永远无法让人真正恢复精力,连续的熬夜更是让身体逐渐走向极限。然而,就在今天,妻子发来了一条信息——她们工厂明天白天停电,将放假一天。看着这条信息,我不由自主地笑了。这笑容背后,是对久别重逢的期待。
生活总是这样,让我们在不断的别离与重逢中体会到亲情的可贵。在这个交错班次的生活里,我们虽然不能每天相见,但那份关心和爱意从未减少。每当我回到家,总能感受到妻子的爱——锅里冒着热气的饭菜,门口滴着水的衣物。这些细微之处,构成了我们简单而温馨的生活。
也许,真正的亲情并不需要言语的交流,不需要朝夕相对。它存在于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中,存在于我们对彼此的思念与关怀里。无论班次如何交错,无论工作多么繁忙,只要心中有着对方的牵挂,那么这份感情就永远不会消失或者减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