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地麦香

凡本报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亳州晚报社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 “来源:亳州晚报或亳州新闻网”,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过了夏至,小麦就快成熟了。这个时候,麦田宛如被阳光点燃,一株一株地黄,一块一块地黄,一片连着一片地黄,是那种阳光般金灿灿的黄,是那种令人惊喜震撼的黄,恰似给大地铺上一层厚厚的金毯,漫山遍野间,麦浪滚滚,麦香飘散!

记得儿时,当麦粒刚刚饱满,麦穗将黄未黄之际,轻轻把它们撸下,在地头燃起枯草和干树枝,进行一场最原始的麦穗烧烤。火焰舔舐间,麦子的焦香在空气中弥漫开来,这无疑是引诱舌尖生津的绝佳方式。将燎焦的麦穗置于双手合实的掌心揉搓,半糊半嫩的青麦仁便裸露出来。它们圆滚滚、半晶莹,带着火燎的独特妆容。轻轻抖动手掌,麦粒聚于掌心,而后张大嘴巴,将麦粒一股脑倒入,刹那间,烧烤的麦香瞬间充盈全身。咀嚼之时,汁水顺着嘴角流淌,急忙用舌头将其舔回。一番品尝过后,无论是青涩少年还是白发老者,红唇瞬间变黑唇,牙齿却显得愈发洁白,笑容也更加灿烂。开心与满足,就这样在麦田中肆意蔓延。

黄淮地区,煎饼是人们的主食之一。能够品尝到新麦煎饼,便觉得一年的辛劳都有了回报。新收割的小麦,经石磨研磨成糊状,在地上用三块砖头,支起一张铁鏊子,随着柴草的持续燃烧,开始烙制煎饼。无论哪家开烙,那香气都会在村庄上空袅袅飘荡,让人垂涎欲滴。站在鏊子前,拿起一张才揭下来的新麦煎饼,还用卷菜吗?那煎饼像长了长腿,直往你胃里跑,拉也拉不住。更不必说撒上一层芝麻的新麦煎饼,那种香脆,那种源自土地的醇厚滋味,对于不住在乡下、未曾种过麦子的人而言,想要享受这份口福,着实困难。

麦子,无疑是人类精心栽培的优良作物。倘若我们的食物中缺失了麦子的奉献,生命或许便难以创造出如此多的传奇。每当回忆起往日岁月里的麦子,心中总会涌起一丝莫名的忧郁。什么原因,谁也说不清楚。或许是如今的人们已远离饥饿的恐惧,味蕾也变得愈发挑剔?

大地麦香,是对辛勤劳动者的馈赠。从秋到夏,从播种到收获,哪一天农人们不是对麦子牵肠挂肚?它是农人用心血浇灌出的香甜,唯有农人才懂得这份深情。诗人面对麦香,或许会为之动容落泪;而农人的诗,便是这满地麦香,他们在麦香中,兴高采烈、欢天喜地。人们面对麦香,总是不自觉地垂下头颅,默默感激,心怀敬畏。麦子的赤诚与无私,就是铺满大地的金子啊!

麦香,是大地的语言,它诉说着生命的成长与轮回,传递着丰收的喜悦与希望。它让我们明白,每一粒粮食都来之不易,都是大自然和农民辛勤劳作的结晶。在这充满麦香的田野上,我们不仅能领略到大自然的壮丽与神奇,更能感受到生命的坚韧与不屈。

站在麦田间,望着那一片片金黄的麦浪,心中不禁涌起对大地深深的敬畏与感激之情。是这片广袤的土地,孕育了这充满生机的麦田,给予了我们生命的滋养和无尽的力量。(刘文礼)

(责任编辑:李惠惠)

文章不错,点个赞再走呗!

转载是一种动力 分享是一种美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