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从广州回亳,看望我们的有几十人,因为我们离开亳州已近半年了,有人关心,有人羡慕。关心让我倍感温暖,羡慕倒大可不必。其实,“谁家锅底没有灰”。
不要羡慕任何人的生活,其实“谁家锅底都有灰”,这是著名学者、作家、翻译家杨绛女士的一句名言。她的一生,既幸福,又凄凉、孤独、苦闷。她对生活本质的深刻洞察,其核心是,不要盲目羡慕他人生活,因为每个家庭或个人的光鲜背后,都有不为人知的琐碎烦恼和艰辛。
2012年凭借长篇小说《蛙》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莫言曾说:“不要羡慕任何人的生活,不是别人风光无限,而是他们一地鸡毛没给别人看。”
五年前的今天,我曾写过《十四行诗两首》,其中一首是《羡慕》:“我羡慕别人的财富,他一点也不会给你;我羡慕别人的本事,再多也不是自己的。羡慕的东西,只能是可望而不可即。一切的拥有,要靠自己脚踏实地。何必在乎跌倒,揩掉泥土把头昂起。不羡不慕富贵,垂暮之年,笔耕不息。”
“锅底灰”象征生活中隐藏的烦恼、矛盾或不如意。正如锅底长期使用会积灰,却不易被别人看到,人们也常将生活中的“一地鸡毛”隐藏起来,只对外展示美好的一面。正如杨绛所言:生活的真实性,所有人生都交织着风光与狼狈,没有绝对的完美;知足的重要性,幸福源于对已有生活的珍惜,而非与他人比较;表象的欺骗性,他人展示的“风光无限”,可能只是选择性呈现。
“锅底灰”在现实生活中给我们的启示:一是专注自我,与其羡慕他人,不如经营好自己的生活,掌握自己的节奏。二是避免攀比,正如“你站在桥上看风景时,看风景的人也在看你”,互相羡慕实属多余。三是接纳不完美,人生常态是“岁月静好是片刻,一地鸡毛是日常,须学会与琐碎和解”,世上的万事万物,都没有十全十美的。
现代社会中的人们普遍存在一种心态,我们往往只看到别人的光鲜表面,却忽略了他们背后的辛酸与烦恼。
所以,不用羡慕任何人,过好自己的生活就行。(姚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