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沿街餐饮燃气安全 织密辖区用气“防护网”

凡本报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亳州晚报社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 “来源:亳州晚报或亳州新闻网”,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近期,高新区综合行政执法队聚焦燃气安全风险防控,集中开展沿街餐饮用气场所安全专项排查整治行动,通过“强检查、压责任、提意识”三维发力,全力保障辖区群众用气安全。

一是强化现场排查,严抓隐患整改。重点核查燃气灶具自动熄火保护装置配备情况,检查金属波纹管、不可调式减压阀使用状态,规范燃气报警器安装位置与功能有效性,排查燃气罐合规存放及用气环境通风条件,严厉整治气瓶违规堆放、软管老化破损、操作区域通风不良等问题。截至目前,共抽查沿街餐饮场所100余家,发现各类安全隐患32处,全部责令限期整改,当前整改完成率达100%。

二是压实供应端责任,织密源头防线。针对燃气供应企业,执法队明确监管要求:对天然气供应企业,要求严格执行每月入户安检制度,建立“一户一档”安检台账,对老旧管线、高风险用户加密检查频次,确保管线运行安全;对瓶装液化气企业,强制落实“随瓶安检”机制,要求配送人员送气时同步检查钢瓶阀门密封性、减压阀适配性、连接软管完好度,重点排查泄漏、老化等隐患,且需留存完整安检记录,实现“瓶 - 管 - 用”全链条可追溯。

三是夯实商户主体责任,提升应急能力。执法队通过发放《燃气安全使用须知》宣传单页、现场演示规范操作等方式,引导餐饮商户落实“每日自查”制度,重点检查燃气设施运行状况,及时更换老化部件;同时督促商户定期组织员工开展安全培训,普及安全用气常识,确保员工熟练掌握应急处置步骤,切实提升场所应急避险能力。(李东友)

(责任编辑:常艳敏)

文章不错,点个赞再走呗!

转载是一种动力 分享是一种美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