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材质量安全,直接关系着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与福祉。随着2025年国际(亳州)中医药博览会暨第41届全国(亳州)中药材交易会的脚步日益临近,亳州高新区市场监督管理局聚焦中药材市场,精心部署并开展了一系列专项整治行动,旨在全方位提升中药材市场的整体形象,推动中药材质量管理体系的健全与完善,严厉打击各类中药材违法违规行为,向国内外客商展示中药材市场良好形象,坚决守牢中药材质量安全的底线。
亳州高新区市场监督管理局执法人员对市场内的燕窝进行检查。
满城药香待客来
九月的亳州,空气中都弥漫着亳州特有的中药香气。清晨的阳光洒在亳州中药材专业市场,药商柴雪茹早早打开店门,开始整理柜台内的人参产品。
“您看这支林下参,参体灵秀,芦碗密集,是今年的新货。”柴雪茹正向一位来自广东的客商细心地介绍着店里的产品。随着药博会的临近,她的店铺比往常更加忙碌。
张玉婉的花茶店则是另一番景象。货架上整齐地摆放着各式各样的花草茶和健康产品,空气中漂浮着淡淡的花香。
“我主要经营各类花草茶和大健康产品,这也是近年来市场需求增长最快的领域。”张玉婉介绍道,“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提高,花草茶和大健康产品的销量逐年上升。”
“最近每天都要发出去上百件货,药博会带来的客流量让我们的生意更加红火。”她一边核对订单,一边指挥店员整理货架上的养生茶系列产品。
“做中药材生意,最重要的是诚信。”柴雪茹说,“我家三代人能够一直做下来,靠的就是客户对我们的信任。”
当被问及这些年来市场最大的变化时,柴雪茹毫不犹豫地说:“当然是质量要求越来越严格了。以前可能更注重价格,现在大家首先看质量。我们这些老商户更不敢以次充好,因为大家做的都是长久生意。”
张玉婉也表示,虽然市场监管越来越严格,但作为正规商户,她非常支持这样的整治行动。“这其实是在保护我们这些诚信经营的商户,那些卖假货、次货的,不仅损害消费者利益,也坏了我们亳州药材市场的名声。”
药博会前夕,亳州中药材专业市场更显繁忙。来自全国各地的客商穿梭在市场中,寻找着心仪的产品。柴雪茹的人参店和张玉婉的花茶店,只是这个市场中万千商户的缩影。
在这个全球最大的中药材交易中心,像她们这样“闻着药香长大”的药商有数万名。市场内每天上市的中药材达2800多种,日均客流量4万到6万人,呈现出一派繁荣景象。
逐户排查严把关
这方占地千亩的药市能常年保持旺盛活力,既源于“华佗故里”的千年药脉,更离不开看不见的质量守护网。
“我们将中药材质量安全视为市场的生命线,加大质检巡查力度,增加抽检频次,确保巡查率100%,严把中药材质量关。同时,市场严格落实‘十个不准’‘十个一律’,评选诚信经营之星,将诚信与银行授信挂钩,确保质量把控工作全国领先。”亳州中药材专业市场质量监管部副总监刘洋清表示。
随着药博会的临近,亳州高新区市场监督管理局的“护航行动”也正紧锣密鼓进行着,为这场药界盛会筑牢质量防线。
“李老板,这批枸杞的质检报告麻烦再出示一下,注意看农残指标是否符合最新标准。”9月3日清晨,亳州高新区市场监督管理局执法人员走进一家店铺时说道。
这样的场景,最近半个月每天都在市场上演。为保障药博会期间中药材质量安全,亳州高新区市场监督管理局联合亳州中药材专业市场、中药材商品交易中心组建了3支专项检查组,采取“分组同步推进、逐户敲门检查”的方式,对市场经营主体进行全面“体检”。
“我们组织了亳州中药材专业市场和中药材商品交易中心相关人员,开了两次药博会前联合专项检查会议。”亳州高新区市场监督管理局中药材市场科科长邵小魁介绍,“我们将检查人员分为三组,对中药材市场进行全面排查。”
执法人员穿梭在市场的各个角落,手持检查记录本,仔细查看每一家商户的药材质量、包装标识和进货凭证。他们不仅关注常规问题,还将目光投向那些容易忽视的细节:是否有违规经营28种毒性中药材及42种野生动植物药材的行为;是否存在通过染色增重、掺杂使假等方式制售假劣中药材的情况;是否有人销售硫磺过度熏蒸的中药材……
“建立商户检查档案是我们的一项重要工作。”亳州高新区市场监督管理局负责人表示,“通过对每家商户建立详细的档案,我们能够更好地跟踪管理。对于发现问题的中药材经营商户,我们还会开展‘回头看’,确保问题不再出现。”
对于那些严重违法违规行为,市场监管部门将依法处罚,涉嫌犯罪的将移交公安机关。“我们的目标是有效打击违规违法行为,持续擦亮中药材市场这个金字招牌。”邵小魁表示。
织密质量监管网
除了线下检查,亳州高新区市场监督管理局还通过“亳州高新发布”微信公众号、康美中药材网等平台开展了16次“每周一问”普法宣传,帮助药商了解相关法规政策。
“这种形式很好,不像以前那样生硬地宣讲法规,而是通过问答方式解决我们实际经营中遇到的问题。”药商李奎边说边拿出手机展示最近一期的内容,“这期讲的是如何辨别真伪枸杞,很实用。”
抽检工作也在同步进行。截至目前,已完成中药材线下抽检112批次,线上抽检65批次。“线上抽检是针对通过电商平台销售的中药材,这是随着市场发展而采取的新举措。”检验人员解释道。
此次专项行动采取了分组同步推进、逐户检查的方式,重点针对十个方面的问题开展全面排查。一是无相关资质违规生产经营预包装食品、散装食品、中药饮片等;二是销售“三无”及标签不规范中药材、食品;三是药材(食品)包装及说明书含虚假宣传信息;四是违规经营28种毒性中药材及42种野生动植物、三有动物药材;五是违规经营炒制、炮制、蒸制等中药材;六是销售中药材伪品或混淆品冒充正品;七是通过染色增重、掺杂使假等方式制售假劣中药材;八是销售硫磺过度熏蒸中药材;九是加工销售提取后的中药材、中药饮片废弃物;十是非法生产加工饮片和花草茶的“黑窝点”。
“截至目前,我们已经完成了510家中药材市场经营主体的排查和检查,发现了35个问题。”邵小魁表示,“其中25个问题已经当场整改,进行了下架处理。对于其他相关问题,我们已经告知商户完善进货手续等。”(马路路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