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执中:杜门却扫 秉公处事

凡本报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亳州晚报社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 “来源:亳州晚报或亳州新闻网”,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陈执中(990—1059)北宋洪州南昌人。字昭誉。陈恕子。仁宗宝元元年,同知枢密院事。庆历元年,出知青州,改永兴军。四年,召拜参知政事。五年,授同平章事兼枢密使。皇祐元年出知陈州。五年,再入相。至和二年,充镇海军节度使判亳州。以司徒致仕。在中书八年,人不敢以私事相求。卒谥恭。

宋仁宗至和二年(1055),陈执中再罢相,判亳州。宋魏泰《东轩笔录》卷八:“陈恭公再罢政,判亳州,年六十九。遇生日,亲族往往献《老人星图》以为寿,独其侄世修献《范蠡游五湖图》,且赞曰:‘贤哉陶朱,霸越平吴。名遂身退,扁舟五湖。’恭公甚喜,即日上表纳节。明日,累表求退,遂以司徒致仕。”他过生日,侄子献图劝他“名遂身退”,他欣然接受。

宋张邦基《墨庄漫录》卷八:“陈恭公执中,素不喜公(欧阳修)。其知陈州时,公自颍移南京,过陈,拒而不见。后公还朝作学士,陈为首相,公遂不造其门。已而陈出知亳州,寻罢使相换观文,公当草创,自谓必不得好词。及制出,词甚美,至云‘杜门却扫,善避权势而免嫌;处事执心,不为毁誉而更守’。陈大惊喜,曰:‘使与我相知深者不能道此,此得我之实也。’手录一本寄门下客李师中,曰:‘吾恨不早识此人。’”由此可见,欧阳修大度容人,且能识人,陈执中得此佳评,惊喜交集。

陈执中作相,秉公办事,不以权谋私。宋吴处厚《青箱杂记》卷二:“世传陈执中作相,有婿求差遣,执中曰:‘官职是国家的,非卧房笼箧中物,婿安得有之?’竟不与。”公是公,私是私,公私分明。当时却是亲属朋友不上门,因而有人不以为然。我们不由为陈执中“道是无情却有情”点赞。

宋仁宗嘉祐四年(1059),“四月癸未(四月十九日,6月2日)司徒致仕陈执中卒。上幸其第临奠,赠太师,兼侍中。执中在中书八年,人莫敢干以私,四方问遗无及门者。”在封建社会,这样的人太少了。

(责任编辑:李惠惠)

文章不错,点个赞再走呗!

转载是一种动力 分享是一种美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