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华佗到现代:薄荷的“解暑简史”

凡本报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亳州晚报社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 “来源:亳州晚报或亳州新闻网”,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毛新安是我市著名的词作家,创作了许多关于中药材的诗词,他曾写过一首脍炙人口的《薄荷》:

别看薄荷是一棵平凡的小草

却有一股沁人心脾的味道

一簇白色淡紫粉红的花穗

在夏季枝条上面迎蝶招摇

好一棵青气芳香的银丹草

好一味辛凉发汗解热药

含一颗薄荷糖清凉泻火

喝一碗薄荷粥清新开窍

吃一块薄荷糕清咽利喉

来一杯薄荷茶精力倍好

早在1800年前,神医华佗将薄荷载入《丹方大全》中,书中强调,薄荷“通窍利咽,清头目风热”尤适暑热挟湿之症。“一株薄荷满庭芳,解暑清心胜琼浆。”作为中医里的“清凉侠”,薄荷宛如大自然派来的清凉使者,给我们带来了丝丝凉意与诸多益处。

薄荷是我国常用中药之一,其药用历史悠久。薄荷性凉,味辛,归肝、肺经。具有疏散风热、清利头目、利咽、透疹、疏肝行气等功效,自唐朝起就被作为药用,民间更是早有食用鲜薄荷的传统。现代医学研究发现,薄荷含有丰富的薄荷醇、薄荷酮、迷迭香酸以及儿茶萘酚酸等化学物质,具有抗病毒、抗肿瘤、抑菌、抗氧化活性等作用,有丰富的药用价值。

薄荷还有极高的养生价值。大暑高热易致头痛目赤、烦渴无汗。薄荷油中薄荷脑(含量62%~87%)可扩张皮肤毛细血管,促进汗腺分泌,以“凉汗”解暑热。配伍菊花、金银花各5克煮水代茶,瞬间通体清凉。

暑湿郁结咽喉肿痛,以鲜薄荷叶10克捣汁含漱,或配桔梗、甘草煎服,辛凉之气直透喉关。现代研究证实,薄荷脑能稀释呼吸道黏液,缓解咽干咳嗽。

夏季肝郁脘腹胀闷,薄荷辛香走窜,可疏解气滞。配伍玫瑰、佛手各3克泡茶,解郁不伤正,重现华佗“去愤气,通利关节”之效。

薄荷油对大肠杆菌、霍乱弧菌等有显著抑制作用。配伍艾叶、苍术制成香囊佩挂,重现华佗“五香辟疠”智慧,防暑湿瘴气。(路振杰 王序)

(责任编辑:李惠惠)

文章不错,点个赞再走呗!

转载是一种动力 分享是一种美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