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邂逅双节好吃又好玩

凡本报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亳州晚报社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 “来源:亳州晚报或亳州新闻网”,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亳州新闻网讯 10月5日,亳州养生会客厅内人流如织,一场以“月满华诞庆团圆,中医养生享安康”为主题的中医药养生文化活动,吸引了众多本地市民与外地游客前来参与。活动现场不仅洋溢着浓厚的节日氛围,更以丰富多元的互动体验,让参与者在温馨愉悦中感受中医药文化的博大精深。

活动参与人员正在了解中医人工智能技术。

活动现场精心设置了六大体验区域,内容紧扣中秋团圆、国庆欢庆的节日氛围,融合亳州深厚的中医药文化底蕴,以互动、温馨的方式,让人们切身感受中医药养生的独特魅力。

在“秋日润养”花茶品鉴区,雪梨菊花茶与百合枸杞饮清香弥漫,不少市民驻足品尝。来自合肥的游客王晓苏一边品茶一边赞叹:“没想到一杯简单的花茶背后有这么多的养生智慧,我拿到了‘秋季养生茶饮配方卡’,准备回家自己调配,既方便又实用。”

“佳节食养”药膳体验区同样人气爆棚。现场制作的养生月饼和健康零食吸引了不少家庭前来尝鲜。带着孩子前来参加活动的市民刘燚表示:“孩子平时不爱吃中药味的食物,但这里的药膳小零食却让他停不下来。工作人员还教我们如何在节日饮食中防秋燥,真是既长知识又暖胃。”

当天,一些学生还相约来到活动现场,了解传统文化,体验养生乐趣,开展了一次有意义的沉浸式研学活动。

“健康有约”中医义诊科普区也排起了长队。老中医通过“望闻问切”为市民把脉解惑。刚接受过中医诊疗的大学生吴臣刚满意地说:“医生不仅帮我辨识了体质,还给了几条秋季防燥的小方子,讲得很细致,这样的义诊特别接地气。”

科技与传统交融的“智慧养生”互动区成为年轻人聚集的热点。市民张华风在AI智能问诊设备前体验后兴奋地分享:“扫描一下就能生成个性化养生报告,科技让中医变得更‘潮’了,我们年轻人也愿意主动了解和尝试。”

非遗手作区弥漫着艾叶、桂花与丁香的芬芳,大家亲手制作“中秋安康香囊”。来自亳州本地的刘萍带着女儿完成了香囊制作,她感慨道:“这不仅是一次手工体验,更是一次文化的传承。孩子在这个过程中认识了中药材,也理解了安康的寓意。”

“趣学中医”互动区则充满了欢声笑语。一群学生在老师的带领下习练华佗五禽戏,刚参加完体验的中学生叶华章说:“以前觉得五禽戏是老人家练的,今天一试才发现动作既有趣又舒展,全身都放松了。”

活动还特别设置了爱国主题教育环节,将中医药文化与家国情怀相融合。参与者纷纷表示,在感受中医药魅力的同时,也增强了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与自信。

此次中医药养生文化活动以精练的内容与深度的体验,将中医药养生理念融入节日氛围,不仅为市民带来了一场健康与文化的盛宴,也进一步推动了“未病先防”理念的普及,为中医药的传承与创新培育了更加肥沃的土壤。(记者 刘景侠 文/图)


(责任编辑:常艳敏)

文章不错,点个赞再走呗!

转载是一种动力 分享是一种美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