亳州近代三大名僧,你知道都是谁吗?

凡本报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亳州晚报社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 “来源:亳州晚报或亳州新闻网”,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民国是乱世,乱世出英雄。但从另一面说,于苦难里,人更求寄托,因而乱世也出名僧,近代亳州就出了三位名僧。1月17日晚,在“道乡说道”第三十一期讲坛中,市作协副主席杨勇为大家分享了这三位名僧在民国乱世中展现出的“亳”人风骨。

屈指数来,近代亳州一共出了三位高僧:律航、月海、岫云。律航曾为中将,致力台湾佛教“去日本化”。月海身在省城,住持迎江寺40余年,三次被推选为安徽省佛教会理事长,曾为保护文物,与侵略者斗智斗勇。岫云立足故土,崇善弘法,主持白衣律院。当时的白衣律院是中国四大律院之一,辖着华东七省一百多家寺院的庙规、律法事务,鼎盛时有大殿一百多间,僧尼一百多人,时有“南九华,北白衣”之称,声誉选播。

“说亳州近代三大名僧,这其实还是民国史的一部分。”杨勇说,以故事最为传奇的律航来说,他的真名叫黄胪初,在辛亥年投身革命,护国保民,其功甚伟。他跳出红尘是在国民党告别大陆时,甘心重头从一个小和尚做起。浮海一别后,却成为台湾佛学界的护法之将,任慈光寺主持,倡导精严的戒律,致力台湾佛教“去日本化”,是台湾新佛教的开创者之一。可以说,他的政治、军事生涯贯穿整个民国时期,而由将军到高僧,也许这才是他人生的真正传奇。

岫云和月海,曾为师兄弟,月海曾在白衣律院开办伽法学校,在咸平寺开办利生小学,岫云一直是他的得力助手。月海住持迎江寺40年,深受寺僧敬佩。他十分注意保护文物,曾为此奔走呼号,据理力争,与侵略者斗智斗勇,艰苦卓绝,期间,多次被揪斗,身心遭到很大摧残。

民国是乱世,乱世出英雄。但从另一面说,于苦难里,人更求寄托。律航、月海、岫云三位名僧以不同的人生际遇在广大法门中写下了极具辨识度的“亳”字,展现了“劲健务实,敢于任事”的亳州人精神。

“追念这三位的生平,哪怕是投身法门之中,在大时代里,也难掩本性动人的风采。我想,所谓风采,即是‘亳’人的风骨所在。”杨勇说。

(亳州晚报 亳州头条 记者 郭玉岩 文/图)


(责任编辑:贾飞)

文章不错,点个赞再走呗!

转载是一种动力 分享是一种美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