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方便”方便起来 补齐影响群众生活品质短板

凡本报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亳州晚报社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 “来源:亳州晚报或亳州新闻网”,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我市2017年实施农村改厕10.1355万户,目前已全部竣工,完成信息录入10.04万户,超额完成省厅下达的任务(5.61万户)。

明确责任主体。由县区按照统一采购、统一施工、统一验收的原则组织实施,建立健全质量监督、竣工验收和后期服务制度。以各县区为单位依法按程序自行组织采购厕具,以乡镇为单位组织施工。

确定技术路径。赴山东枣庄、临沂和江苏徐州等地学习考察,借鉴外地经验,在全市范围内采用水冲式厕所和使用技术稳定的三格化粪池,并集中收集处置。在有条件的村庄实施“小三格+大三格”模式;在一般村庄实施“三格式”+“社会化解决粪渣”模式;在住宅和菜园临近的农户采用“三格+一格”模式。

动员全民参与。采用悬挂条幅、制作壁字、村村通广播、电视报刊、走村入户等群众能直观理解的方式,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农户改厕积极性。同时印发改厕技术手册2000余份、农村改厕资料汇编300余本,制作农村卫生厕所使用维护须知和卫生厕所标识标牌8万余块。

加大奖补力度。市财政按照改厕1户奖补300元的标准予以保障经费,县区按照不低于市级财政奖补的标准予以配套资金,其中谯城区每户补助500元;涡阳县县级财政对建档立卡贫困户每户补助800元,对非建档立卡贫困户每户补助300元;蒙城县县级财政每户补助400元;利辛县县级财政对每户补助500元。市财政已拨付资金3000万元,为改厕工作提供资金支持。

(建文)


(责任编辑:贾飞)

文章不错,点个赞再走呗!

转载是一种动力 分享是一种美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