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两会亳州声音】刘宏焱:推动畜禽污染源“循环”治理

凡本报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亳州晚报社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 “来源:亳州晚报或亳州新闻网”,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近两年,利辛县在西淝河划定了禁养区,努力保护水资源,效果还是很好的。但那些养殖户搬到其他地方,污染还在产生,怎么办?”在安徽省两会上,安徽省人大代表、利辛县农技推广中心高级农艺师刘宏焱,提出了加强畜禽污染物防治的建议。

作为一名农业工作者,刘宏焱经常到农村进行农技推广,发现农村畜禽养殖越来越多,但是对畜禽粪便等养殖污染的处理,却没有跟上。

“有的养殖场门口随意堆放,如果门前有沟渠的,水都是黑的。而污染物增多,不但污染水体,也会滋生蝇虫,传播疾病。”刘宏焱说。

2016年,为保护水体,利辛县在“母亲河”西淝河周边划定禁养区,2017年又开展禁养区养殖场(户)关闭或搬迁,以及规模畜禽养殖污染专项整治。

“效果还是很明显的,但这些养殖场、养殖户搬走后,怎么才能不继续污染?我的建议就是运用循环思维,积极开展综合的循环利用。”刘宏焱建议政府要大力宣传、积极引导,对于拒绝整改的也要进行严肃查处。

刘宏焱说,政府相关部门在宣传中,要让养殖场、养殖户明白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同时继续加大政策引导力度。

“对于新的养殖项目,前期没有做好废弃物资源再利用的,不准建场和办证。建设治污设施给予资金奖补,这个利辛县已经在做了,推广力度可以再大一些。”对于畜禽粪便随意排放的养殖场,刘宏焱建议政府加大查处力度,责令整改,整改不力的勒令关停,并予以相关的惩处。

此外,刘宏焱还建议,政府应加强对出栏畜禽产品进行激素、抗生素、重金属、农残化验,不合格的产品按规定予以消毁,不让有问题的食品流入市场,把好食品安全关。(来源:人民网-安徽频道)


(责任编辑:蒋海涛)

文章不错,点个赞再走呗!

转载是一种动力 分享是一种美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