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省两会】省人大代表建言亳州文化旅游发展

凡本报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亳州晚报社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 “来源:亳州晚报或亳州新闻网”,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1月24日下午,出席省十三届人大一次会议的亳州团代表围绕省政府工作报告、省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进行审议。审议中代表们认为两个报告多次提到地方立法、旅游发展和乡村振兴,对我市来说意义重大。


在审议省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时,省人大代表、亳州文旅集团董事长薛冰认为,过去的五年省十二届人大常委会高度重视地方立法工作,积极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统筹法规的立改废和审查批准,加强重点领域立法,为我市等城市发展提供了法治保障。


“2017年亳州取得地方立法权以后,制定了一部实体法,就是《亳州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条例》,在这部实体法的编制过程中,得到了省人大常委会的大力支持。”薛冰说。

除了点赞省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薛冰还认为今年省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的加快旅游业发展,大力培育旅游新产品新业态,提升公共服务质量和景区管理水平,推进旅游营销智慧化等内容都与亳州2018年文化旅游制定的工作任务不谋而合。


“推进旅游+体育,开展赛事旅游。推行旅游+养生,把亳州的养生旅游产品彻底地打出去。还有旅游+互联网,提升亳州智慧旅游的含金量和工作水平,真正地让游客通过互联网、通过一部手机玩转亳州、来亳州旅游。”薛冰建议。


同样关注文化旅游发展的还有省人大代表、来自谯城区十河镇大周村党委第一书记杨华。杨华说,今年省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在他看来亳州发展乡村振兴最好的方法就是走乡村旅游之路,通过旅游带动村民收入。


“乡村振兴战略就是让农村美、让农民富,让农业实现机械化、现代化,让农民过上更美好的生活。我们亳州文化底蕴非常厚重,旅游资源非常多,应结合亳州实际,充分发挥优势,加快乡村旅游发展。”杨华说。


除了乡村振兴,杨华关注的另一个焦点是特色小镇建设,去年十河芍花养生小镇获评首批省级特色小镇,今年省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支持创建一批特色产业集聚发展基地,引导特色小镇健康发展,这让杨华对十河芍花养生小镇的建设充满了信心。


“我们现在正在谋划、设计,根据现有的资源,打造好特色小镇,打造康养中心,让全国的游客到我们十河镇来,到处都能听到故事,处处都能看到景点。” 杨华充满信心地说。

在一天的审议中,代表们还围绕着两个报告就代表履职、矛盾纠纷化解、社会治理等方面提出了很多好的建议。大家纷纷认为两个报告内容求真务实,对未来的规划切实可行,尤其是对亳州未来的发展指明了道路。  (本报特派记者 汝平)


(责任编辑:蒋海涛)

文章不错,点个赞再走呗!

转载是一种动力 分享是一种美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