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瓶车坐电梯“上下班”,业主、物业各执一词

凡本报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亳州晚报社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 “来源:亳州晚报或亳州新闻网”,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随着春节的临近,用火用电安全成了大家愈加关注的话题。电瓶车堵塞楼道,随意充电,通过电梯上楼等现象成为本报热线中,市民反映较多的问题。记者走访我市多个小区,均发现楼道里有存放电动车的现象,而不少电动车还会在楼道里通宵充电,既堵塞了消防通道,又容易引发火灾,存在较大安全隐患。

电瓶车楼道停放随意充电

“我们小区天天都有人把电瓶车停在楼道里,把通道堵得死死的,遇到火灾别说逃脱了,连顺利通过都有困难。”1月29日上午,家住光明小区的市民郑先生拨打本报热线反映,最近雨雪天气多,一些住户担心自家的电瓶车被水淋湿,纷纷把电瓶车放在楼道内,造成原本就很拥堵的楼道变得更加拥挤。

郑先生介绍,前段时间小区曾发生过一次火灾,虽是顶层起火,但为了避免火势蔓延发生造成人员伤亡,该栋的住户纷纷迅速撤离,但在撤离过程中,停在楼道内的电瓶车着实耽误了不少事。“后来担心影响消防员救火,大家伙合力把挡路的电瓶车搬离,才好了一点。”

在市区御花园小区里,也存在同样的状况。在每个居民楼里大都有电瓶车停在楼道的现象,在楼层外部还有电线板在风中飘荡。“一下班,楼道里都塞满了各种电瓶车,下楼出门,都要侧着身子走。万一发生火灾,逃都逃不出去。” 居民刘华表示,这种现象像物业反映了很多次,都没有效果。

电瓶车“搭乘”客用电梯

记者注意到,除了将电瓶车停放在入口处的楼道里,一些住在高层的住户,甚至还带着电瓶车“搭乘”电梯,将电瓶车放在家门口充电。不少业主表示这样做既防盗又方便充电。

在市区丰水源小区,乘坐电梯上去,在很多层楼梯间,都能发现门口放置着插线板。“这是给电瓶车充电用的,晚上电瓶车坐电梯上来,有些人不推进家里,就在家门口充电。”一住户表示。

“电瓶车进电梯上下楼,有消防安全隐患倒罢了,还占据很大的空间。”居民唐女士表示,尤其是每天上下班的时候,一个电瓶车几乎就占据了电梯的全部空间,其他住户很难再挤进去。明明赶时间出门,却挤不上电梯的滋味太让人愤怒。

建议修建车棚安装充电桩

电瓶车充电一直是个大难题,对于很多高空悬挂电线充电的市民来说,虽知道这样不安全,但也有很多无奈。

“这里没有集中停放电瓶车的地方,更别说是充电桩,所以电瓶车乱停、乱充情况就会比较多。”富荣花园小区居民王乐云表示,小区停车棚空间有限,且只有几个看车棚人提供的充电板,每天去晚了,就没地方停放或充电,实在麻烦。

对于这样的情况,物业也进行过整治。“我们每天都会安排保安进行巡查,发现有违规充电的先劝导,实在不行还会强制没收充电器,但没有效果。”一小区物业部门工作人员表示。对此,王乐云建议,小区可以考虑安装一批智能充电桩,投币或者刷卡就可以持续充电,拔完插头就会自动断电。这样可以从源头上解决居民充电难的问题,从而逐步解决随意在楼道停放充电的问题。

对于电动车搭电梯的问题,该物业工作人员告诉记者,电梯的承重对于电动车来说绰绰有余,但小区电梯大多不是感应式的,而是设定了时间,达到一定时间就会自动开关。如今住宅小区电梯轿厢都比较小,电动车进电梯,往往会撞到门、轿厢,包括相连接的传感器,这些部位被撞变形就容易出问题,造成上下行都不顺畅,一旦卡住就会引发困人等事故,存在安全隐患。许多居民为此呼吁,电梯作为一种公共设施,其安全应该引起大家重视,希望大家能够文明搭乘电梯,让电动车向电梯“告别”。

(亳州晚报 亳州头条 记者 李锦文 文/图)


(责任编辑:贾飞)

文章不错,点个赞再走呗!

转载是一种动力 分享是一种美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