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如果这60个品种是小作坊生产的,就不要买了!

凡本报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亳州晚报社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 “来源:亳州晚报或亳州新闻网”,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日前,亳州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发布食品小作坊禁止生产食品品种目录及明细公告,将17个大类的60个品种列为食品小作坊禁止生产目录,我市重点食品产业中的白酒、代用茶均位列其中。


目前,我市统计在册的食品小作坊有431户,主要生产豆制品、糕点、植物油、面制品、肉制品等15大类食品。我市食品小作坊特点:一是有照无证的生产户居多,大部分食品小作坊属于家庭式作坊,有固定生产加工场所,有营业执照,但没有小作坊登记许可证,生产流程不规范。二是投资小规模小,食品小作坊普遍存在投资小,设备简单,生产规模小,分布散乱,局限于本地销售,隐蔽性强,监管困难。三是生产工艺简单,销售方式单一。设备落后,卫生条件较差,使用食品添加剂知识匮乏,大多前店后坊,现做现卖,不经过预包装销售。


我市多数小作坊在城乡结合部,多数小作坊没有固定的生产场所,原料区、加工区、成品区不分,甚至和生活区不分离,无防虫、防鼠、防尘设备,卫生条件差,原料不把关,成品不检验,容易被污染,小作坊存在食品安全系统风险。目前生产条件二次污染是小作坊造成食品安全隐患之一。


为消除小作坊食品安全隐患,经过采纳各方面反馈的意见,亳州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整理出台了《亳州市食品小作坊禁止生产加工食品目录及明细》,该目录与明细自2018年2月5日起实施。


下一步,我市将继续加大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监管力度,力争实现“四个一批”:即严厉打击一批制售假冒伪劣食品、使用非食品原料的小作坊;坚决关闭一批无照、无证的非法小作坊;积极引导规范一批具备一定基础的小作坊达到市场准入条件;整合做大一批具有区域性集中加工特点的小作坊,从而实现小作坊数量逐步减少,区域隐患和无证生产加工食品现象基本消除。杨文刚 张健


(责任编辑:贾飞)

文章不错,点个赞再走呗!

转载是一种动力 分享是一种美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