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城民俗表演过大年
“一直都是在网络上和电视里看中国人过新年贴春联、游灯会、吃饺子,今年终于亲眼见识并体验到了如此精彩的过年习俗和表演,内心很激动。”2月21日,正月初六,远嫁到蒙城县立仓镇炮台沟村的英国新媳妇夏秋(中文名)用不太流利的汉语告诉笔者。
竹马跃得欢,旱船划得快,龙腾乐翻滚。当日下午,由40多名民俗爱好者自发组建的民俗表演队齐聚县城鲲鹏湖公园。喧天的锣鼓声中,身着异彩服饰的民间艺人耍起了“竹马旱船”。舞龙队为市民献上一场祈求新年平安和丰收的舞龙盛宴。市民张学飞为民俗踩街点赞说:“演员们非常投入,给我们带来很多欢乐,他们的绝活展现了蒙城人的精气神,我们生活在这里感到特别自豪!”
今年春节期间,该县在庄子祠除举办传统的赏花灯猜灯谜活动外,新增加了免费穿汉服游园、系上祈福绳、擂响幸福鼓、敲起平安钟等活动,既丰富了市民的精神文化生活,又让市民感受了传统文化的魅力。每天在庄子祠和博物馆,该县还分别为游客安排两场免费的集中讲解活动,更好地让蒙城人感受庄子文化,了解家乡变化。截至目前,庄子祠和博物馆共接待游客近7万人次。
在梦蝶广场“庆新春·唱大戏”现场,精彩的豫剧和泗州戏表演赢得了戏迷们的欢呼叫好。县文化馆馆长王蒙林说:“我们结合脱贫攻坚和中国曲艺之乡争创,加大了剧本创作力度,共创作了近百个剧本,年前我们成功取得‘中国曲艺之乡’称号,今年的春节加大了曲艺展演的演出场次,从初一到初七,每天梦蝶广场都会有一场曲艺盛宴送给市民朋友。”
“今年春节期间,我县共推出22项文化活动,既有传统民俗节目,也有现代娱乐节目,既展现了浓郁的地方风情,又紧跟新时代脚步,深受人们的欢迎。”蒙城县委宣传部宣传室主任李尚伟介绍,民俗踩街、梦蝶大鼓书、赏花灯猜灯谜活动持续举办多年,深受群众喜爱。今年,蒙城县又新增加了汉服游园祈福新年感受传统文化、省级非遗“六洲棋”比赛传承优秀地域文化、市民微信“跳一跳”益智竞技等活动。从正月初一至十五,这些新春文化活动不间断,使市民亲身感受到家乡的发展变化,幸福感越来越强。(丁楠/文 胡卫国/图)
利辛县:非遗展演闹新春
2月16日,正月初一,上午8:00,在利辛县县城,伴随着欢快的鼓点,数十个民间艺人在进行马氏社火表演,高跷、舞龙、担花挑、撑旱船等依次排开。祭祖后的市民走上街头,驻足欣赏,或拿起手机拍照,或跟着手舞足蹈。
马氏社火是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马氏社火的表演形式包括舞龙、舞狮、高跷大秧歌、担花挑、撑旱船等具有特色的民间舞蹈。这些节目中每个项目都单独成为一出舞蹈戏,表演时有歌谣相配,情节展现。这些节目一旦合在一起就成为一场大型的民俗活动。
春节期间,利辛县安排了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政府出资向社会购买戏曲、大鼓等民俗文化产品,在五一广场每天进行“文化迎春 艺术为民”专场表演,满足群众对传统文化的需求。各乡镇也洋溢着新年的味道。从2月份开始,该县已为10场“村晚”送去了30多个优秀非遗节目,还开展了文化进万家、送文艺进基层、农村公益电影放映、书香村居建设等活动,把优秀精神文化产品和服务送下乡,丰富农民群众文化生活。组织文艺小分队赴农村开展慰问演出、文艺辅导、走访慰问、志愿服务。同时,城乡居民开展全面、彻底的卫生大扫除,以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文明创建活动,掀起“清洁我家园 红火过大年”活动的热潮,营造“节俭绿色、整洁卫生、规范有序、温馨和谐”的节日氛围。
春节前夕,利辛县“情牵脱贫攻坚 助力乡村振兴”“三下乡”集中服务活动,在阚疃镇镇西社区举行。早上7点半,村里的文化广场已经搭好了舞台、咨询台。虽然此时的气温还在零下,但张灯结彩的露天广场,还是让人感受到一股扑面而来的喜庆氛围。
“三下乡晚会,把具有地方特色的民俗展示出来,同时,村民们可以进行即兴表演,也可以参加政策知识抢答。”打工返乡的王琛一边欣赏晚会一边告诉记者,“现在有这么多文化活动,给大家送春联、送政策、送服务、送技术等,方便了咱们群众。”
“群众的生活水平提高了,老百姓的精神需求就会越来越多,利辛县还将进一步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深入实施文化惠民工程,丰富群众性文化活动,同时,加强文化遗产保护传承。”该县县委宣传部负责人说,该县将继续完善“结对子、种文化”工作机制,组织专业文艺工作者和广大文艺志愿者到农村教、学、帮、带,把文化种子播撒到农村基层。 (治涛 海涛 万松)
涡阳县:文艺大餐送基层
“时间不早了,有请大小姐上轿啦。”随着主持人的一声吆喝,一台坐着新娘的大花轿,伴着欢快甜美的音乐缓缓进入舞台,顿时,台下掌声、喝彩声起,一片欢腾。 2月2日,一台由农民自办的“村晚”在涡阳县丹城镇白果村激情上演,让十里八乡前来观看的村民拍手叫好。
为了推进文化活动进基层,让城乡居民过上文明欢乐的新年,涡阳县连续多年举办“红红火火过大年”系列活动,今年涡阳县更是把活动的开展与学习贯彻十九大精神结合起来,与“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结合起来,共谋划了包括农民“村晚”、送十九大精神进基层宣讲、“三下乡”、传统文化节目展播、送春联下乡和网络春晚等十二大项活动,极大地丰富了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
2月9日,15场“十九大精神进基层”文艺宣传演出在县城三个广场举行。琴书《十九大精神天下传》、相声《人民的好干警》、对口快书《法治社会兴中华》、歌曲《走进新时代》等节目表演赢得了现场观众的阵阵掌声,让广大群众在潜移默化中接受了学习教育。
2月14日,一场涡阳县优秀传统文化节目展播活动更是吸引广大群众的参与,涡阳县文化体育旅游局将一些群众喜闻乐见的传统节目,通过精心编排,悉数展现给广大群众,让群众看过直说过瘾、痛快!
市民程效兰说:“这台演出体现了新时代气息和浓浓的传统年味,很接地气,演出让我们了解了地方文化,同时也让我们大家感受到生活在一个美好幸福的新时代,相信我们的生活也会更加美好,今年的活动真多,看了真过瘾!”
今年,涡阳县以宣传党的十九大精神、建设美丽乡村、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主题,在城乡广泛开展“红红火火过大年”系列活动。各地根据实际开展活动,让群众自编、自导、自演文艺节目,体现了“群众演、演群众、群众看”的新特色,深受基层欢迎。 (李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