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如辉
刘春花跟张三结了婚,演变为张三名副其实的老婆。
之前,张三无数次的要求,都被刘春花半推半就地挡了回去。刘春花用笑眯眯的眼睛盯住张三说:“不!要等到名副其实的那一天。”
那一天终于到来了,张三和老婆刘春花洋溢在花一样的幸福里。
早晨,张三老婆叫张三妈一声“妈”。张三妈高兴得眼睛眯成一条缝,像刚刚从玻璃窗上挤进来的一缕阳光。张三妈掏出一个红包:“孩子,从此以后,你就是我的亲闺女。”
张三妈在张三的新家里忙里忙外,浑身有使不完的劲、出不完的力气。
张三老婆说,妈,您老歇一会吧。
张三妈连忙说,不累不累。放下扫帚,又抓起了拖把。
母亲节的前一天,张三老婆拎回来一个褂子,让张三妈试试。
张三妈一试,合身。长短、款式、颜色、与身上衣服的搭配,非常非常合适。张三妈在客厅里转着圈,地板上晃动着老太太的影子。张三妈问张三老婆,多少钱?
张三老婆笑眯眯的,不贵,六百八。
张三妈愣住了,啥?还不贵,抵上一头羊了。张三妈气哼哼的,真讹人!三下五除二,把衣服脱了下来。闺女,退了吧,妈穿了烧身呢。
张三老婆心里不高兴,好心当成了驴肝肺,晚上说给张三听。
张三抱着老婆亲了又亲,双手捧着老婆一张委屈的脸说,妈过穷日子过惯了,这么贵的东西,她怎么会不心疼?其实,妈心里高兴着呢!
张三说得没错。张三老婆出来小解的时候,看到婆婆屋里亮着灯,悄悄地从门缝里一看,张三妈又在试着那个褂子哩。张三老婆的心,踏实了。
只是张三妈除了试穿那个褂子,就没正式穿过。张三说,妈舍不得穿。张三对老婆说这话的时候,眼睛望着窗外,窗外流淌着水一样的月光。
后来,婆媳关系变冷,而且越来越冷。直到张三妈搬出张三的新家,也没带走那个褂子。在一次向贫困户送温暖的活动中,张三老婆把那个褂子送了出去。怎么又说到后来的事儿呢?还是暂且不提吧。
张三妈做好饭菜,张三老婆和张三都下了班。热汤热水地端上来,日子的烟火气息袅袅升腾。
可是,张三妈把张三和张三老婆的饭端上来,自己却端个碗跑到阳台上吃。
张三老婆喊,妈,过来过来,坐桌子吃。
任张三老婆怎么喊怎么劝,张三妈就是不愿上桌子吃饭。张三老婆的脸面挂不住,白净的脸面下面隐藏着愠怒。
张三说,妈就这样,别管她。小时候,张三记得清,家里来了客,妈做好饭菜,让张三陪,自己却在锅门口吃。张三爸走得早,张三妈固执地认为,陪客上桌是男人家的事。尽管那时,张三才记事,只知道自己吃,哪知道客套客人。
张三老婆听张三这样一说,心里虽然好受点,仍觉得有个别的什么东西,硌在嗓子眼里,说不出咽不下的味道。
有一天夜里,张三的磨牙声,如老鼠一样吱吱作响,搅得张三老婆睡不安稳。迷迷糊糊中,张三的被子动了动,屋里如老鼠一样窸窸窣窣。张三老婆随手按亮灯,大喊一声妈啊!
张三妈真的站在张三的床头,也叫一声妈啊。
张三妈来给张三掖被子。张三睡觉不仅磨牙,还有蹬被子的毛病。
张三老婆再睡觉时,便将门从里边锁死。
有一次,小两口正在兴头上,张三老婆竟然听到门把手转动的声音。于是,兴味索然。
张三老婆向张三抗议,管住你妈!
张三将脑袋埋在被窝里,呼吸着自己和老婆身上的酸腐味儿。
儿子来到这个世界,让张三老婆和张三兴奋得了得。只是,儿子爱闹,半夜里好哭,不睡。
张三老婆说,都怪你妈。不知从何时起,张三老婆把咱妈改为你妈。
张三悻悻地说,怎么会怪她?
张三老婆说,不怪她怪谁?当初,不是她吓着咱俩,能吓着他。张三老婆言之凿凿的同时,还指着襁褓里哭闹的儿子。
妈已经搬出去快一年了吧。张三盯住天花板痴痴地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