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趣事】弹子儿: 那些被浪掷的时光

凡本报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亳州晚报社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 “来源:亳州晚报或亳州新闻网”,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李丹崖/文 李松涛/图

弹子儿,也就是玻璃球,是我幼年时常常握在手里的玩具。那些或透明,或花花绿绿的弹子儿,有大的,约一元硬币那么大;也有小的,约五角硬币那么小。我们所玩的,以小弹子儿居多。


小时候,散学时光,吃过了饭,兜里的弹子儿哗啦啦作响,我们内心的“痒虫”又在咬了,呼朋引伴地跑出去,必须玩几局方才作罢。


我们玩弹子儿最简单的方法是,甲把弹子放在指定位置,乙或掷,或在地面滚动自己的弹子儿,以撞击到对方的弹子儿为胜。若是没有撞到,甲方变成攻击方,接力而赛,直到听到弹子儿啪地一声响,胜负高下立分。玩着玩着,有小朋友的裤兜逐渐空了,耷拉着头回家继续找一些破书破报纸来卖,然后到小商店继续买弹子儿。这种屡败屡战的精神,我小时候在乡间少年身上就学习过多次。而赢得盆满钵满的一方则是把手插到兜里,上下晃动自己的战利品,哗啦啦震天响,输的一方一手指着对方的裤兜说,你别得意,明天它们还不知道在谁兜里!


现在想想,玩弹子儿的时光真的好搞笑。在我现在看来,真不知道弹子儿有什么乐子,那些乐子全圈存在少时的记忆里,过了三十年回头再看,仍鲜活如初。特定的时间,特定的地点,就该有特定的事物,圆润丰满我们的记忆,就像那一枚枚晶莹透亮的弹子儿。


前几日到故乡的小集镇上去看,游戏商店的小摊上,花花绿绿的弹子儿放在那里,很少有人问津。前往商店购买玩具的孩子,多半是买一些烟花爆竹和电子玩偶,弹子儿冷冰冰地盛放在盒子里,有一种遗世独立的美。


一个时期有一个时期的玩具,就像一个时期有一个时期的穿着。


现在想来,玻璃球这种东西,除了被当成弹子儿玩,我很长一段时间还真不知道它有别的用途。直到高中毕业以后,在一家咖啡馆打工,目睹有两位穿着入时的女子,各执红绿一色玻璃球,在一个三角形的盘上玩什么棋,后来才知道,那是玻璃球跳棋。玻璃球跳棋相较我们玩的弹子儿游戏,是优雅多了,也安静多了,但多年以前,这种跳棋哪适合我们这些乡间野孩子玩?多动的乡间少年,他们的运动场是在乡间无拘无束的小路上和开阔的田野里,而不是小资的跳棋盘上。跳棋对于一个乡间少年,格局小了点,两者相比,是咖啡优雅品咂与一通井水猛灌的区别,咖啡优雅不是不好,而是不合青葱时期的那个口味。


难忘那些玩弹子儿一如浪掷青春的时光。


(责任编辑:贾飞)

文章不错,点个赞再走呗!

转载是一种动力 分享是一种美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