亳州市民,看看你餐桌上的藕是从哪里来的……

凡本报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亳州晚报社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 “来源:亳州晚报或亳州新闻网”,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3月20日上午,在谯城区十河镇路楼村的一块藕田里,53岁的孙中华在水中使用高压水枪忙着挖藕。

来自淮北市濉溪县的孙中华就是专业挖藕队的负责人。前不久,他带着自己的3名队员从宿州辗转到亳州。“在这里挖藕可能还要持续一周左右,等完全挖完后,到时候我们再考虑转移阵地。”孙中华黝黑的面容流露出朴实的笑容说:“每天一早就开始挖藕,有时甚至顾不得吃中饭,一直干到天黑。”虽然很辛苦,但每天可以挣得约500元的收入,让孙中华很满足。

每到挖藕时候,职业挖藕人穿一身笨重的皮衣皮裤。即使是天寒地冻,他们也是双腿浸在荷塘里,一步步踩着淤泥,一手拿着喷水枪,一手探索着在淤泥中掏出藕来。


孙中华告诉记者,水中挖藕是一项力气活,也是技术活。比起手工挖藕,用高压手枪挖藕要轻松些,效率更高。每年快到挖藕的季节,就不断地有人打电话来预约,像自己这样的“高手”,根本不愁接活干。每年的9月份到下一年的3月份,是他们最为忙碌的时候。(李旋 王红燕 丁成学 申丛珊)

(责任编辑:蒋海涛)

文章不错,点个赞再走呗!

转载是一种动力 分享是一种美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