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莉
葛花如绶,桂叶似茸,蔓引长条,顾自娉婷。葛花飘香的季节里,亳州人的餐桌上又多了一道美味佳肴。最常见的吃法是刚摘下的葛花洗净,拌上面粉蒸熟,也可调着麻油大蒜,嚼劲十足,口齿噙香,春天清新的气息顿时萦绕全身。有时感觉春愁也好,相思也罢,很大程度上是舌尖上的思念,一道菜的美好,一朵花的清甜,一段时光的荏苒,实实地抓住了你的胃,系住了你的心,充盈了你的情感,无论你走了有多远,经过多少年,依然有一缕割不断的回忆把你瞬间拉回满怀温暖身心眷恋。
亳州种植葛花由来已久,曹植曾赋《种葛篇》,虽是抒发其政治抱负不得实现的抑郁,却展现了谯郡当时种葛南山下,葛藟自成阴的悠然风光。葛花淡雅清秀,观赏食用两相宜,还有重要的药用价值,这应该是广泛种植的主要原因。《本草纲目》等都称其 “解酒醒脾”,酒前服用,提前形成保护膜,可以护肝养胃,增大酒量;醉酒后用葛花煮粥服食,清热解毒,分解酒精,有解酒醒神作用。故民间素有千杯不醉葛藤花之说。亳州人善饮,海量者颇多,大约与经常吃葛花有渊源吧。葛根更有抗病毒、解热和免疫调节等奇效,食之者众,亳州有许多长寿村,果然养生药都,名不虚传。
诗经《采葛》中“彼采葛兮,一日不见,如三月兮”,对热恋中的男子无法与恋人相见,度日如年强烈思念的描写,生生把淡雅质朴的葛花幻化成了热烈浓情的相思花。不过葛花的花语是沉迷的爱,看来古今中外对她的认识倒是挺一致的。质朴和热烈从来都不矛盾,正如海面平静如镜实则暗流汹涌波诡云谲,又如天地万物经历爆炸裂变才归于朴素自然,大道至简,大美无言,谁知朴实无华后面包含了多少难言的炽烈情感。
葛花与紫藤花过于酷似,难以分辨。读宗璞的《紫藤萝瀑布》时,倾倒于其诗意的笔触,更被那种生命的活力和奋发的喜悦所感染。艳羡之余,我也到处寻觅芳踪,却发现亳州栽种紫藤极少。虽知紫藤主要是用于观赏,药用价值不及葛花,甚至有用紫藤花来代替葛花出售,葛花的美丽也丝毫不逊于紫藤,但终究还是意难平,总觉得葛花少了那一树诗意一点灵气一股正能量的张力。前不久踏青,在一脉细流边觅得一片正值盛开的葛花林,远观紫云萦绕典雅怡人,近闻甜香淡淡滋润心田。种花的大娘有着亳州人特有的豪爽,热情地招呼我们观赏采摘,听她说葛花年年收成不错,更不愁销路。请教她两种花的区别,她一语道破:“紫藤的花是头向下长,葛花是昂头往上长,当然是葛花精神水灵!而且紫藤的种子有微毒,哪像葛花专门是解酒毒的。我看还是葛花好,又好吃又实用,咱老百姓只认个实惠”。听言后我不禁哑然,也随之释然。果然是吾之蜜糖,彼之砒霜。各花入各眼,何必有执念,喜之者奉为珍宝,厌之者弃如敝履,无谓强求,但问内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