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20多万建大棚,谯城这个加工场封闭料场防扬尘

凡本报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亳州晚报社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 “来源:亳州晚报或亳州新闻网”,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梆梆梆……”,4月19日,记者随市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现场检查组派驻谯城检查组人员,来到谯城区五马镇大丁行政村崔大庄自然村南侧的一个加工场,工人们正忙着搭建钢构大棚。

4月14日,市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现场检查组派驻谯城检查组人员在检查中发现,谯城区水务局水利重点工程桥梁预制混凝土加工场内有一个拌和站,防尘措施不到位,存在扬尘污染问题。

“目前,当地正在开展环境整治工作,周边的拌和站都已拆除,而这个拌和站依然存在,虽已停止生产,但砂石堆场仍有污染。”市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现场检查组派驻谯城检查组人员表示。

据市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现场检查组派驻谯城检查组人员介绍,这个拌和站是谯城区水务局水利重点工程桥梁预制混凝土加工场自拌站,仅用于该加工场生产,此前有一台1.5立方米的自拌机,因防尘措施不到位,有扬尘污染现象,被群众举报相关部门查处后拆除。后因生产需要,又新添了一个0.5立方米的自拌机,砂石料露天堆放,仍然存在扬尘污染问题。

4月19日,记者在现场看到,一个300多平方米的蓝色钢构大棚已经封顶一半,工人们正“梆梆梆”地钉着彩钢瓦。大棚内一个小型自拌机没有作业,一些沙石料储存在自拌机漏斗内或堆积在地上。

“接到通知后我们第二天就开始整改,目前花了20多万建这个大棚,今天就可以完工,完工后料场实行全封闭,扬尘基本上就消失了。”谯城区水务局水利重点工程桥梁预制混凝土加工场临时负责人葛红伟说。

(亳州晚报 亳州头条 记者 汝平)


(责任编辑:贾飞)

文章不错,点个赞再走呗!

转载是一种动力 分享是一种美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