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近历史文物 了解家乡亳州 ——本报小记者参加亳州博物馆研学活动

凡本报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亳州晚报社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 “来源:亳州晚报或亳州新闻网”,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为了让小记者了解亳州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培养孩子们对家乡的热爱之情,近日,亳州晚报社联合亳州博物馆开展以“走近历史文物 了解家乡亳州”为主题的亳州博物馆研学活动。

从4月1日至5月1日,近千名亳州晚报小记者有序地在小记者辅导老师的带领下,来到亳州博物馆参观学习。进入博物馆后,小记者们满怀热情,在讲解员的带领下参观了序厅、涡河文明、商汤都亳、道源圣地、汉魏风骨、天下望州、亳商市井、近现代亳州等展厅。参观过程中,博物馆内的每一件文物,每一张画面,每一个故事,犹如一本生动的历史教材,在同学们面前展现了亳州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

这次“文化+旅游”的研学活动让小记者们开阔了眼界,开启了学习传统文化的新课堂,加深了青少年对家乡历史文化的了解,接受了一次深刻的传统文化和爱国主义教育。参观结束后,小记者们纷纷表示要努力学好科学文化知识,为今后家乡的发展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王静 文/图)


小记者感言:

在亳州博物馆里,我看到了很多珍贵的文物,有鸟形神器、骨贝、司南佩、银缕玉衣、五彩人物头像、贴花三彩仓、七足镂空器……让我大开眼界。最让我感兴趣的就是七足镂空器了,它的一端是七个足,像七根小天线一样,一端就像一个壶的壶口一样,它到底是怎么用的呢,等着我们去探秘呢!

——亳州北大园丁学校 二(3)班 石津瑞

我们的家乡亳州人杰地灵,历史名人数不胜数。道教始祖老子、庄周梦蝶的庄子、希夷先生陈抟、一代英雄曹操、妙手神医华佗、《悯农》诗人李绅、替父从军的花木兰……我爱我的家乡亳州,我为家乡感到骄傲和自豪。

——丹华小学 四(10)班 魏艾瑶

参加了亳州博物馆,我对家乡的历史文化多了许多了解。我知道了亳州的母亲河是涡河,涡河是淮河第二支流。我还知道了亳州的市花是芍花,现在正是芍花盛开的季节,欢迎外地的小伙伴们来我的家乡亳州看芍花、品美食。

——亳州学院附属学校 三(3)班 张涵卓


(责任编辑:贾飞)

文章不错,点个赞再走呗!

转载是一种动力 分享是一种美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