苔花如米小 不学牡丹开

凡本报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亳州晚报社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 “来源:亳州晚报或亳州新闻网”,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杨福成

乡村教师梁俊和山里孩子合唱的一首歌,红了清代袁枚沉寂了300年的一首小诗,“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

这首20字的《苔》,听起来是那么昂扬向上,但结合人生,咀嚼起来,又觉“苔花如米小,不学牡丹开”更人性,更淡然。

在韩国平昌的冬奥会上,我认真看了自由式滑雪女子空中技巧项目。在最后的决赛中,六位参赛选手竟然有四位严重失误,她们都心急如焚,尤其是在一边加油鼓劲的教练,看到她们失手滚地的样子,更是焚上加焚,她们都太想拿冠军了。

而唯有那个真正拿到冠军的白俄罗斯25岁选手胡斯科娃,她默默地比赛,她的水平远逊于那几个严重失误的高手,可她就像苔花知道自己的微小一样,不费心去争抢,只是静心地享受自己的开放。

结果,牡丹败了,苔花开了。

人生的启迪在万事万物中,向自然向草木学习,常常别有收获。

苔花从没有见过牡丹,它也从不会想学牡丹开,“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只是诗人以物言志,而绝不是苔花的心愿。

有位画家朋友,别人问他为什么画画,他说,不想为什么,也不知道为什么,只是喜欢勾来抹去的感觉。

这感觉,就像苔藓在阴暗的角落里自在地长,就像苔花睁着小眼惬意地开,我哪管什么晴天阴天,我哪管什么牡丹杜鹃,一切都不在我眼中,一切都不在我心中,兀自地盛开,就是我的美丽,我的快乐。

你牡丹有你牡丹的好,我苔花也自有我苔花的好。

我的一位老乡,曾经和刘大成一块打拼过,后来,刘大成成了大明星。

我那老乡说,刘大成会啥啊,当年我们在一块,都是我指导他,我比他强多了。

于是,在一年又一年的人生中,我老乡都是以要和刘大成一样成功的理想来生活的,卖报纸,送盒饭,无论再苦再累,他从没有放弃这个理想。

理想很美好,可生活很现实,苔花再学牡丹,也是不可能开出牡丹一样的花朵的。

人必须得承认,在天分上多少是有差距的。你若偏不承认,死活羡慕牡丹的雍容华贵,却看不上苔花的精致含蓄,那再多的时间也换不来理想的日子。

如果你是苔花,就立志做最好的苔花,不要去学牡丹。

如果你是普通人,不要羡慕别人大红大紫,他们出门找保镖回家数钞票的日子看似很好,可背后的奔波忙碌你也未必担得起,咱小老百姓种田喝酒泡大茶,也有他们享不来的自在舒坦。

哲人说,若能一切随他去,便是世间自在人。怕就怕你把一切都留下来,又要和人比清闲,又要和人比工资,那就自找麻烦了。

“苔花如米小,不学牡丹开。躲到阴凉处,乐享小自在。”这也是诗意,这种生活也不算孬。


(责任编辑:蒋海涛)

文章不错,点个赞再走呗!

转载是一种动力 分享是一种美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