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31日,亳州市财政局扶贫资金督查组来谯城区,检查财政投入产业和资产收益扶贫项目推进工作,突出“三变”改革政策和扶贫资金投入支出实际落实情况,并深入项目村实地督查项目进度状况。
据了解,产业扶贫和资产收益扶贫两个项目,主要通过财政资金投入壮大集体经济,通过资产收益保障贫困户有安全稳定的收入。资产收益扶贫项目又是2018年全省实施33项目民生工程,新增的一项惠民政策。谯城区结合实际工作,主动推进项目的实施,并在实践过程中积极探索新模式。
目前,相关项目涉及芦庙镇、古城镇、赵桥乡等多个乡镇的贫困村,主要体现在少数民族发展基金、筹建蘑菇种植项目、发展特色产业项目(奖补和种植)、林业栽植绿化苗木项目等,以“扶贫莲藕”特色产业为代表的资产收益扶贫,采取贫困户自主经营、“公司+农户”、村集体经济组织直接带动等,与“四带一自”要求相呼应,不断壮大贫困村的集体经济。又通过民生工程资产收益扶贫项目的实施,积极发挥财政资金科学、规范投入产业发展的作用,进一步推进党和政府扶贫惠民政策落实处、见实效。
市督查组,在重点督查2018年度扶贫资金投入与支出的同时,又通过到芦庙镇项目实施村进行实地检查,针对发现目前推进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存在的实际问题,督查组提出了科学性、可操作性、值得探索的工作意见和建议。特别是资源变股权、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三变”政策改革中,资产收益扶贫项目推进落实上,在财政一次性投入与长久性收益的机制,资产收益扶贫项目的投建与形成,积极保障贫困户稳定和安全收入,财政投入产业与壮大贫困村集体经济的转变,以及预防财政资金流失等,对项目实施制定方案、完善合同、规范实施等,一系列建章立制问题进行了共同讨论。
(胡建坤 詹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