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药市整治】亳州标本兼治推动中药产业有序发展

凡本报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亳州晚报社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 “来源:亳州晚报或亳州新闻网”,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今年以来,我市按照标本兼治的原则,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了药品药材生产经营综合整治工作,强力推动中药产业有序发展。

在综合整治行动中,我市细化方案,聚焦企业,坚持一线排查,截至6月13日,在中药材专业市场,共检查药材经营摊位6500家、固定门店1282家,责令整改32家,抽检352批,完成检验347批,合格率为97%。在药品生产领域,已飞行检查生产企业170家次,发现缺陷1007项,收回GMP证书12张(其中省局收回5张、我市收回7张),约谈企业2家。在药品流通环节,对全市73家药品批发企业进行全覆盖检查,限期整改51家。在城乡接合部,累计查处非法加工场所87个。

综合整治以来,针对发现的问题,我市依法依规严肃处罚,共立案行政处罚案件99起,结案55起,罚没金额34.5万元,查扣药品药材76595.7千克;移交公安机关案件7起,提请逮捕3人,取保候审5人;发布执法检查信息105条,曝光行政处罚案件24个,涉及失信惩戒人员公示企业6家、14人。

另外,我市还进一步健全机制,努力探索出中药产业长效监管的新路子,深入贯彻落实国家药监局、省政府和省食品药品监管局要求,着手建立药业产业发展、追溯、监管、诚信、协同五大工作机制。下一步我市将强力压实整改责任,强力深化综合整治,强力抓好问题整改,实行清单管理、对账销号,强化督查督办,严格问责,继续铁腕打击,从严处罚。

(记者 刘景侠)


(责任编辑:贾飞)

文章不错,点个赞再走呗!

转载是一种动力 分享是一种美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