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区有多少座公共厕所,你知道吗?

凡本报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亳州晚报社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 “来源:亳州晚报或亳州新闻网”,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小厕所连着大民生。厕所不仅关系到广大群众工作、生活环境的改善,也关系到国民素质提升、社会文明进步。近日,市文明办会同城管、住建、房产等部门,调研我市公共厕所规划布局、建设改造管理等方面工作。

本次调研活动的范围为北至北一环,西至古井大道,南至亳芜大道林拥城,东至S307与涡河及京九铁路合围区域,调研内容包括已建成并投入使用的室外卫生公厕、虽已建成但未投入使用或未移交的室外卫生公厕、正在实施新建的室外卫生公厕、正在实施改建或扩建的室外卫生公厕和城市建成区范围内的旱厕。

调研人员对照《亳州市建成区卫生公厕基本情况统计表》《卫生公厕环境卫生情况检查表》和《公厕设计标准对照表》等,对建成区范围内的公厕逐一实地检查,主要检查公厕建设设计标准、设施设备情况、使用管理情况、公厕内外卫生情况、旱厕数量位置等。

据统计,我市城市建成区范围内共有公厕430座。其中,正常投入使用室外卫生公厕284座,已建成暂未投入使用或未移交公厕28座,正在新建公厕53座,改建、扩建公厕33座,旱厕(老式、无冲水设施)32座。在分布情况方面,建成区公厕总体呈现出北多南少、老城区多新城区少的格局,已投入使用公厕主要集中在老城区。

在调研的过程中,调研人员发现我市建成区公厕存在区域数量分布不均,标示标牌缺口较大,设备老化、损坏严重,卫生脏乱现象较为普遍等问题。下一步,我市将加强公厕统一规划布局,提高新建公厕设计标准,分期分批改造现有公厕,全面修缮公厕损坏设施,推进公厕管理服务市场化,开展城区旱厕拆除改造行动,力争让群众“方便”更方便。(记者 陈璐)


(责任编辑:贾飞)

文章不错,点个赞再走呗!

转载是一种动力 分享是一种美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