谯城区芦庙镇雷庄行政村梁士伟:蔬菜住进“别墅” 菜农成功脱贫

凡本报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亳州晚报社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 “来源:亳州晚报或亳州新闻网”,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蔬菜种植步入正轨,年收入可达数万元;女儿大学毕业开始参加工作,为家里增砖添瓦……从贫困户到脱贫户,如今,谯城区芦庙镇雷庄行政村贫困户梁士伟正大踏步走在致富的道路上。“只要好好干,小康生活并没有想象的那么遥远。”这是他2017年最大的感触。

菜农“冬闲”变“冬忙”

梁士伟现在是村里有名的蔬菜种植大户,种植规模达10多亩,其中有8个阳光棚。而两年前,一直靠种菜为生的他日子过得捉襟见肘。

1月11日上午,记者来到梁士伟的家,他正打算拉着电动三轮车去市区菜市场卖菜,一亩地的西兰花就快卖完,仅剩下最后一车了。“赶上了好行情,这一亩西兰花差不多能挣5000元左右。”梁士伟笑呵呵地说。

为了生计,梁士伟种菜已有多年,受资金限制,种植规模小,全是露天蔬菜,靠天收不稳定。“老婆全身关节炎不能动,吃饭都需要人喂,两个孩子上学,我也不能出去干活,只能在家种点菜到街上卖。”梁士伟说。

2016年春,芦庙镇政府给予梁士伟6000元基础设施型扶贫金,用于购置蔬菜大棚硬件器材,就这样,梁士伟建起占地4亩的大棚,开始种植大棚蔬菜。“往年这个时节,已经闲了下来。现在有了大棚,可以种植反季节蔬菜,这两年的冬季可忙活哩,进账也不少。”梁士伟说。

将来盖栋小洋楼

自从建起阳光棚,原本为养家糊口的种菜经营方式成了他脱贫的有力支撑。梁士伟在探索中,根据市场需求培育新品种,收益颇为可观,2016年实现了脱贫。

梁士伟说,这两年对于他来说,意义非凡,是人生的转折点。2016年,在政府的帮助下,他的蔬菜种植规模得到扩大,收益增加,终于摘掉了贫困的帽子。2017年,蔬菜种植步入正轨,仅上半年就盈利五六万元,另外大女儿大学毕业开始参加工作,不仅减轻了家庭负担,还可以为家里增砖添瓦。

“生活一下子有了希望,那种感觉真是特别好,干起活来也非常有劲,估计用不了多久,俺家的生活也能达到小康,到时把房子改建成楼房。”梁士伟说,妻子患类风湿近20年,生活不能自理,2017年下半年,病情加重,在医院治疗一段时间,耽误了他种植蔬菜,不然的话,这一年收入更可观。

带动村民共致富

芦庙镇副书记李金帅介绍说,扶贫不单单靠“输血”,更需要贫困户自己“造血”,梁士伟的行为正是如此。脱贫致富路上,他不仅靠双手让自己摆脱贫困,还帮助村里其他贫困户脱贫,带动村民共致富。

梁士伟的有机蔬菜种植规模不断扩大,用工人数也在增加,每到蔬菜收成的时候,他都会雇佣村里的贫困户来帮忙。另外,看到梁士伟蔬菜种植收入可观,村里不少贫困户开始向他取经,着手蔬菜种植。

站在雷庄行政村东头农田上,一望无际的麦田里一个个蔬菜大棚像一朵朵白云,若隐若现。每个大棚都是农民脱贫致富的有力帮手,也是他们创造美好生活的希望。 (记者 丁静 实习生 茹艳丽)

(责任编辑:bzbslh)

文章不错,点个赞再走呗!

转载是一种动力 分享是一种美德